首页>搜索
“从将就到讲究,从活着到生活”,随着国人物质的越发丰富,人们对居住空间社区品质物业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也促进了区域改善换房需求的井喷。纵观武清楼市市场,改善置业需求越多,从市场动态来看,如今的楼市已然迈入改善时代。
近日,有关“天津自8月起将约3万套二手挂牌房源从房地产平台陆续下架”的话题登上一些社交平台,引发热议。然而记者多方调查了解到,所谓的“巨量房源下架”的热点话题是自媒体夸大其词的炒作。房地产专业人士提示市民理性看待本市二手房供求的真实情况和价格走势,避免被谣言干扰二手房买卖决策。
“当前,武清的机遇全部归结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机遇上。抓住用好协同发展机遇、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是再造优势的唯一途径。我们必须抓住窗口期,当好先锋猛将、唱响重头戏。”另外,武清区委发布《中共天津市武清区委五届十二次全体会议决议》明确,到2035年,武清将基本建成经济繁荣、安定和谐、生态宜居、社会文明、治理有效的京津明珠、幸福武清。
漫谈人居理想,幕启运河新生,4月20日,《读楼·相对论》走进美丽的北运河畔,天津各大主流媒体齐聚融创大河宸院,共同见证“极宸之约,幕启运河新生”主题论坛圆满举行。融创大河宸院项目总经理程楠、营销总经理冯猛,以及景观设计总监王宇琦盛装出席,为现场观众及线上网友贡献了一场观点盛宴。
从2016年开始,武清的房地产市场从买房变成了“抢房”,并衍生出买房需要“房票”的怪象。
今年上半年,环京地区陆续出台多项楼市调控政策,抑制房价过快上涨。临近年终,中国证券报社记者对环京楼市进行了调研。 燕郊镇京榆大街上的“售楼一条街”已不复往日热闹,不少售楼处关门歇业,仍在开业的门店售楼员寥寥无几。“最多时这里卖楼的有四五万人。”燕郊一家房产中介有关人士对中国证券报社记者说。
而此轮调控催生的“溢出效应”让环一线楼市量价齐升,随后环一线城市也逐步推出限购政策。
《证券日报》记者在武清走访发现,20多天前周末购房者人满为患的销售中心,如今清冷一片,辗转多个新盘,未见一个客户到访,外地投资客可谓绝迹。
作为京津冀协同门户区,武清的“京津冀明珠”地位日渐突出。9月2日下午,由新京报和碧桂园联合主办的“碧瞰武清”京津协同武清碧时代高峰论坛在北京万丽酒店成功举办。
“十一”黄金周将至,想去旅游,又不想错过“金九银十”的楼市旺季,那么,不妨看看津城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旅游地产项目,或者让你在享受假期的同时,再获得一次置业的好时机。
2014年的武清楼市,可谓变幻莫测,风生水起。在狂揽了最后一桶“蓝印金”之后, “京津冀”一体化的规划,让武清楼市又遇好时机,“蓝印”取消后的下半年,武清楼市仍然领跑郊县五区。
2014年的武清楼市,可谓变幻莫测,风生水起。在狂揽了最后一桶“蓝印金”之后, “京津冀”一体化的规划,让武清楼市又遇好时机,“蓝印”取消后的下半年,武清楼市仍然领跑郊县五区。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赵秀池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天津楼市形成高库存的原因之一是停办蓝印户口导致外来人口的住房需求减少,还有楼市低迷下投资投机需求被挤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虽有良好预期,但吸引北京的人口与产业到天津落地还需要时间。“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房地产研究中心主任赵秀池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天津楼市形成高库存的原因之一是停办蓝印户口导致外来人口的住房需求减少,还有楼市低迷下投资投机需求被挤出,京津冀协同发展虽有良好预期,但吸引北京的人口与产业到天津落地还需要时间。“
不过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天津,这个“1.5线”城市竟也库存过高。中指院天津分院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30日,天津住宅市场的可售量为2358.87万平方米,出清周期升至33.6个月
9月18日,北京秋季房展正式开幕,环北京项目数量锐减。据不完全统计,只有约19个项目参展,而在今年春季房展上,环北京参展项目则达50多个。在参展规模大幅减少的同时,与全场劲吹的“降价风”相比,这些楼盘的优惠幅度也远远要小,有些楼盘的价格甚至毫无松动。各项目的开发商纷纷表示,在京津冀一体化的概念之下,其并无降价打算,对政策之下的楼市后期仍寄予厚望。
《证券日报》记者在武清调查发现,部分楼盘降价促销跑量,有的以5000元抵5万元购房款,有的则直接降价10%,堵截蓝印客户加速销售,以求平衡资金安全。
《证券日报》记者在武清调查发现,部分楼盘降价促销跑量,有的以5000元抵5万元购房款,有的则直接降价10%,堵截蓝印客户加速销售,以求平衡资金安全。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天津市武清区凭借其“京津走廊”的地理优势推动新城建设,并以其买房送蓝印户口的政策而成为天津市各区县房地产市场最活跃的地区。
蓝印户口政策行将取消引发大量购房者近期扎堆入市。业内人士认为,火爆的局面注定难以长久,高企的库存或令武清楼市进入萧条期。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