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为提振房地产行业销售行情,2023年以来,各地方政府延续去年以来的政策主旨,因城施策,密集推出促进楼市交易的措施,加上还有信贷、金融等方面的利好支持,多地楼市据报道出现回暖现象。
2023年1月4日,合生创展集团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已安排充足资金存入银行指定账户,用于2023年1月6日本金及利息支付工作,相关债券涉及本金为2.5亿美金。
北京10月9日消息,“十一”假期前夕,央行、银保监会发布消息称,将阶段性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符合条件的城市,可自主决定在2022年底前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新发放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同时,财政部发文支持居民改善住房条件,居民出售自有住房1年内购房予以退税优惠。随后,央行又发布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的通知。
今年“十一”假期(10月1日-10月7日,下同),全国多地疫情仍处于严控阶段,且倡导就地过节,加之行业尚在筑底回升阶段,楼市表现不及预期。
10月8日,根据中指监测数据,2022年国庆假期期间(10月1日-10月7日),21个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国庆假期下降37.7%,部分城市在去年同期低基数下同比表现增长,但整体成交降幅仍较大,考虑到网签数据具有一定滞后性,结合企业反馈及认购情况来看,部分城市黄金周楼市出现一定恢复。
今年“十一”假期(10月1日-10月7日,下同),全国多地疫情仍处于严控阶段,且倡导就地过节,加之行业尚在筑底回升阶段,楼市表现不及预期。据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十一”假期,重点15城新房成交4474套,较去年同期下降47.1%;与此同时,二手房市场整体表现要好于新房市场,贝壳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50城二手房日均成交套数同比增长约54%,较2020年同期增长约3%,需求端看房活跃度也有所提高。
10月8日,根据中指监测数据,2022年国庆假期期间(10月1日-10月7日),21个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国庆假期下降37.7%,部分城市在去年同期低基数下同比表现增长,但整体成交降幅仍较大,考虑到网签数据具有一定滞后性,结合企业反馈及认购情况来看,部分城市黄金周楼市出现一定恢复。
今年以来,购房者迎来更加宽松的金融、政策环境,20年来的最低房贷利率、全国各地超700次的松绑政策,让当下成为购房者最有利的置业窗口期。
9月2日,据广州中原研究发展部数据,8月广州新房网签6125宗,环比下跌3%,比去年同期成交下跌9%。
2022年上半年七区供应98万㎡,同比下降57%,去年土地市场低迷导致新项目骤减、市场下行房企推货谨慎、部分板块在售项目货量不足,共同导致供应大幅下滑,特别是开发区滨海、体育新城、科技城板块。销售134万㎡,同比下降51%,供应缩水、全国楼市大趋势和客户观望导致销量近五年最低。均价价格14826元/㎡,同比下降7%,一方面降价促销是主旋律,另一方面金、旅两区市场份额增长了9个百分点。存量周期:库存668万㎡,近五年首进700万㎡以内,去化周期21个月,比去年同期延长5个月。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7月广州新建商品住宅供求规模有所下降,其中供应量环比下降12%,成交量环比下降超15%。
近日,诸葛研究院发布《2022年4月武汉房地产市场监测报告》。报告指出,2022年4月,受中上旬局部区域疫情影响,武汉新房市场略显疲态,供需规模双双缩减,而与新房截然不同的是,二手房市场本月走出独立行情,成交量维系上升局面,但仍不及去年同期。
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政策暖风频吹,市场企盼的回暖还未至,在疫情“黑天鹅”下,原本的楼市小阳春又宣告失约。
4月18日,保利发展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
4月18日,建发股份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
2022年以来,伴随楼市下行压力加剧,全国各地政策暖风频吹,但从CRIC监测数据来看,3月,全国百城成交同比跌幅仍有扩大趋势,降幅高达51%。
2022年以来,伴随楼市下行压力加剧,全国各地政策暖风频吹,但从CRIC监测数据来看,3月,全国百城成交同比跌幅仍有扩大趋势,降幅高达51%。
2022年清明假期期间,全国重点监测中,除个别热点城市成交面积有所增长外,多数城市成交规模均同比下行。
进入2022年,苏州的信贷政策出现松动,居民房贷利率下调、放款加快,购房者的信心逐渐修复。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原来正常的节奏,从2月13日发现新冠肺炎病例以来,苏州进入了全民抗疫状态。房地产市场也是如此,不少项目积极响应苏州防疫要求,售楼处关闭、楼盘延期开盘。
2018年,头部房企万科提出“活下去”的口号,还被认为是好学生的杞人忧天。却没想到,谨慎派的“一家之言”,竟成为了全行业的“集体焦虑”。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