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数据。今年1-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8314亿元,同比下降5.4%;
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今年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数据。今年1-6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8314亿元,同比下降5.4%;从销售端来看,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约6.89亿平方米、销售额近66072亿元,同比分别下降22.2%、28.9%,同比降幅与1-5月相比,均出现今年以来首次收窄。
从今年22城首批集中供地中可以看到,底价成交率仍然维持高位,开发商加杠杆、扩土储的意愿不强。
从今年22城首批集中供地中可以看到,底价成交率仍然维持高位,开发商加杠杆、扩土储的意愿不强。
值得关注的是,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面对我国不同区域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重大差异,各个城市如何更好地落实“一城一策”?热点城市与非热点城市的调控该如何走?政策宽松的尺度如何把握?
今年以来,各地楼市调控逐渐宽松。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60个城市发布宽松政策,从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放宽公积金贷款要求,以及放宽落户政策、发放购房补贴,到放宽限购、限贷、限售等“五限”政策……从单向政策到综合政策,从三四线城市到以郑州、兰州、青岛、哈尔滨、苏州为代表的二线城市,房地产调控已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多地松绑限购限售 楼市调控迈出关键一步 在坚持“房住不炒”基调下,从降低首付比例到放宽“五限”,今年以来已有超过60个城市发布宽松政策。
进入2022年,市场政策端接连释放改善信号,楼市“松绑”的队伍不断壮大,也从侧面反映出城市对于政策放松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3月30日,澎湃新闻从福建省福州市不动产交易中心处确认,外地户籍在福州主城区内购房已无需提供社保或纳税证明或落户,并且已经可以办理过户手续。
2021年,中国土地市场“熄火”。主要城市自2015年以来持续上升的土地出让收入也出现首次下滑。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政策“纠偏”的落地和市场信心的逐渐恢复,2022年,土地市场仍将以稳为主,市场热度延续低位,不同区域间分化加大,其中,长三角或仍为房企投资的聚焦地。
2021年,中国土地市场“熄火”。主要城市自2015年以来持续上升的土地出让收入也出现首次下滑。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政策“纠偏”的落地和市场信心的逐渐恢复,2022年,土地市场仍将以稳为主,市场热度延续低位,不同区域间分化加大,其中,长三角或仍为房企投资的聚焦地。
今年2月份,全国22城启动供地“两集中”政策,要求集中发布出让公告,集中组织出让活动,原则上每年不超过3次。在三批集中供地规则的确立上,基本呈现出松-紧-松的特征,规则的调整与市场环境的变化息息相关。
2021年,中国土地市场“熄火”。主要城市自2015年以来持续上升的土地出让收入也出现首次下滑。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政策“纠偏”的落地和市场信心的逐渐恢复,2022年,土地市场仍将以稳为主,市场热度延续低位,不同区域间分化加大,其中,长三角或仍为房企投资的聚焦地。
12月15日,中指研究院分析称,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及金额同比降幅均收窄。
国金固收蔡浩团队发布研报称,随着房地产监管持续升级,地产行业加速入冬,土地市场明显降温。而土地收入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2022年城投债面临不小的偿债压力。
11月25日,江苏省南京市第三批集中供地收官。南京市合计推出46宗地块,成交45宗,1宗流拍,成交总价325.31亿元。
11月25日中午,今年南京第三批次46幅集中供应宅地终于尘埃落定!受市场转冷影响,此次土拍仅历时半天时间,共有35幅宅地底价成交、1幅宅地流标,“触顶”摇号的地块只有5幅,且全部位于河西板块,南京楼市冷热不均的市场分化正在加剧,对于刚需买家来说未尝不是个好消息。
11月22日,据诸葛找房分析称,2021年初,土地供应端发布了住宅用地“两集中”的新规,22个重点城市住宅用地需集中挂牌、集中出让且一年仅能公告3次,带来土地市场的重大变革,土地出让节奏重新调整。
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49万亿元,同比增长7.2%。对此,业内解读称,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收窄,已从“过热”进入“温和”阶段。
11月15日,统计局发布10月份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统计数据。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