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4月11日,冠城大通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
近日,不动产咨询机构首佳顾问发布报告显示,2022年,北京土地招拍挂市场共成交土地111宗,平均溢价率同比降低0.18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用地成交土地面积接近总量的5成,成交金额约占总额的近9成。随着社会经济活力逐步恢复,今年北京楼市活跃度明显提升,呈现复苏回暖态势。机构预计,土地市场将企稳回升,新增住房供应将以纯商品房为主导,改善型项目居多。
北京3月23日,北京近年来全面推进生活服务业转型升级。北京市商务局今天表示,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蔬菜零售等11类便民商业网点超过10万个,每百万人拥有连锁便利店(社区超市)达329个,累计培育1万余家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门店、12条生活性服务业示范街区和20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东城区、石景山区、西城区入选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
1月5日,北京市朝阳区相关负责人5日在该区两会上介绍,今年朝阳区将全面实施迎宾大道(姚家园北路)环境整治(二期)工程,全面完成三里屯路环境整体更新,佳程广场及周边环境整治、六佰本商业街巷整治等,打造国际化环境景观。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正从蓝图变成现实。八年来,北京交通行业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现京津冀交通领域率先突破,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建成,高速公路网结构得到优化。
10月北京新房成交量价齐升,库存量稳步下降
在北京第三轮集中供地中,时隔一年首次回归的海淀,巧合的成为了朝阳空仓后的补位。并以总成交价150.93亿元超越丰台拔得头筹。
8月28日,冠城大通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
近日的北京新房市场有点“热闹”。位于朝阳孙河板块的恒基天汇获批预售均价约为13.8万元/平方米,其中两栋楼的获批售价突破14万元/平方米。与此同时,北京第二批集中供地项目加快入市,距离地块成交时间不足3个月,部分项目已经公布案名,“跑步”入场。
尽管政策保持宽松且优质地块占比提升,但从今年19城第二轮集中土拍的整体成交情况来看,热度相较于首轮有所下降。
历经5月31日、6月1日两天的角逐,2022年北京第二批次土拍以499.58亿成交额收官。
个别热点地块令人重温久违的土地“热拍”,但是摇号难知花落谁家,有惊喜,也有遗憾。历经线上线下两天竞价,北京第二批集中拍地于6月1日落幕,共挂出17宗地块,流拍3宗,成交14宗,总成交金额499.58亿元。在成交的14宗地块中,7宗底价成交,还有4宗地块竞拍至最终环节,溢价率达到上限15%。
延期一周后,北京第二轮集中供地在儿童节迎来收官。经过预挂牌、线上竞价两轮预热后,7宗地块于线下上演拉锯战。
北京于2022年5月31日、6月1日历时2日的第二轮集中土拍圆满结束,从出让结果来看,成功出让14宗地块,流拍3宗,揽金499.575亿元,整体溢价率为5.35%。对比北京今年首轮集中土拍,本轮成交规模较上轮有所减少,流拍现象却稍有增多,溢价率较上轮上升0.89个百分点。
5月31日至6月1日,北京第二轮集中供地活动开启,17宗地块总出让面积98万平,总建筑面积175万平,总起始价559.7亿元,最终两日总成交额共计499.575亿元。
5月31日,北京市第二轮集中供地首日最终有7宗地块以底价成交,总成交金额218.1亿元,另外有3宗地块流拍,剩余7宗地块将进入6月1日的现场竞拍环节。
5月31日至6月1日,北京第二轮集中供地活动开启,17宗地块总出让面积98万平,总建筑面积175万平,总起始价559.7亿元。
北京第二批17宗集中供地共吸引了约30家房企参与。和首批供地参拍的房企主体相同,仍以央企和国企为主。
5月22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关于延长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新区D区0210-029地块R2二类居住用地等17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挂牌竞买时间的通知。
受迫于地块两极分化的局面,历经多轮实战演练后,“精准投资”、“以销定投”已成为房企的拿地铁律。北京年度二批次土拍规则的多重优化,更提升了房企在五月底的土拍决战中杀出重围的动力。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