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2023年行至年中,房地产市场复苏脚步放缓。许多人关心,上半年“先扬后抑”的波动式复苏之后,楼市会走向何方,是“逆风翻盘”,还是继续向下?
企业信用等级是提升企业公信力和影响力的一项重要资质,而信用评级机构被视为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至关重要的枢纽之一。对于房地产行业而言,穆迪、标普、惠誉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的信用评级,是房企海外融资的重要信用背书。
2022年是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的一年。在疫情冲击及居民预期收入下降背景下,部分购房需求延迟释放;同时,房企信用危机频频爆发,购房者观望情绪渐浓,销售端表现乏力。不过,从2022年年初开始各地支持房地产的利好政策轮番出台,渐进式宽松持续上演。中央层面则重申“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并出台多项政策工具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2022年上海楼市经历了波浪型走势。2022年全年新房热度超过二手房,新旧成交比例高达1:1.8,为近十年来最高。二手房市场受新房供应等影响成交量触底,全年成交二手房16万套,为近五年最低。不过,自2022年底及2023年元旦后,购房者预期开始修复。
2023年,随着房地产被重申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成为房地产行业新一年的关键词,无论刚性还是改善性需求都将得到更有力的支持。
1月6日,波哥聊楼市之2023年十大趋势发布会在线上启动。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分院院长张波以“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为主题解读“2023年楼市十大趋势”。
宏观环境:政策端拐点已至,行业缓慢曲折修复
12月26日,东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宣布,暂停实行莞城街道等5个地区的商品住房限购政策。这意味着,东莞市全域取消楼市限购。这是继佛山之后大湾区又一个全面取消限购的城市。
进入12月,决策层对房地产连续有了一系列表态:12月14日,《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下称《纲要》)提出要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12月15日,重申房地产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12月15-16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稳地产置于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任务之下,并提出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北京11月2日,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央行行长易纲表示,房地产行业关联很多上下游行业。房地产市场区域特征明显且差异很大,各城市政府在稳定当地房地产市场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民银行积极支持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降低了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比例,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继限地价、限售价、限安居型商品房建筑面积后,深圳第四批集中供地增设“第四限”,包括联合竞买主体在内的同一企业拿地数量最多不超3宗。若确定企业已竞得第3宗后,该企业将自动丧失本批次中其他地块的竞买资格,而其此前报价仍有效。
限购政策或将进一步放松
10日,央行发布2022年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就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房地产金融政策等主要操作思路作出部署,传递出一系列新信号。
8月8日-11日,以“创造未来 寻求破解之道”为主题的2022博鳌房地产论坛在广州召开。
楼市下半年开启,房企们依然在压力之中重拾市场信心。
楼市下半年开启,房企们依然在压力之中重拾市场信心。
楼市下半年开启,房企们依然在压力之中重拾市场信心。
6月28日,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前5个月全国100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新增供应面积965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48%,创2019年以来同期新低。
6月24日,合肥市限购政策再次调整并开始执行。
2022年第24周监测重点城市新房、二手房成交均上扬 多城楼市新政效应已现、成交企稳回升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