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3月23日,北京成功出让两宗涉宅用地,均位于昌平区,总成交金额39.995亿元。
全面推动临空经济实现创新发展,要紧紧抓住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大动力。首都机场临空经济区发挥口岸功能优势,依托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将会为区域发展带来更多朝阳产业。
2022年龙湖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505.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12.2%;剔除公平值变动等影响后股东应占核心溢利225.4亿元,同比增长0.5%;合同销售额为2015.9亿元,全年100%如期交付11万套以上房源……
2023年,企稳回升的信号,开始在房地产市场上逐步兑现。
从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获悉,顺义新城第18街区公租房项目首批11栋楼已实现结构封顶。据了解,该项目建成后将提供房源3753套。
1月北京新房成交量同环比双升,顺义区成交领跑
京西老煤矿变身首个能将火车开入酒店大堂的综合性度假村,中国第一条地铁线建设支线延伸到丰台河西地区,黄城根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向更多区域布局……这些都是今年本市将建设的重点工程。
长期“筑底”的房地产市场,在2月迎来久违的“小阳春”。
2月24日,北京市顺义区大力发展商务会展,加快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简称“新国展”)二三期建设,打造北京国际会展商务区(EBD)。近日发布的《顺义区鼓励会展产业集聚发展扶持办法》鼓励优质的会展企业及关联服务主体集聚顺义,奖励资金规模达5000万元,单项奖励资金最高600万元。
北京2月21日,2023年度北京市计划安排建设用地供应总量3190至3630公顷,与2022年基本持平。北京继续坚持城乡建设用地供应指标在中心城区的供应比例保持在20%左右,重点向城市副中心和多点地区倾斜。
近日,一则北京“房山区将试点认房不认贷”的消息在房产中介和购房者中流传,随后房山房屋交易中心回应,房山区“认房不认贷”的消息不属实,目前没有落实该政策。
“大公园里的小邻里”,4万平方米中央公园、多元文化交融的配套服务设施、全智能绿色生态社区场景……记者近日探访获悉,北京经开区规划建设北京首个百万平方米规模的国际人才社区,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开工,将率先提供304套专家公寓,预计2025年完工。未来建成后,将成为满足国际人才归属感和居住需求的高品质复合型社区,推进经开区职住平衡、人才聚集。一期率先建设304套专家公寓。
基金管理规模12年扩大近百倍,投资近千个创新项目,作为北京市政府出资的产业基金第一大市场化管理人,近年来首钢基金持续放大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的杠杆效应,链接全国乃至全球的优质资源,服务高精尖产业发展,已成为助力首都产业升级的重要市场化“推手”。
2月17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拟供应商品住宅用地清单(2023年第一轮)”,本次清单中项目共计23宗,涉及9个区,土地面积约103公顷,拟出让时间段为2月16日至5月16日。
2月20日,据北京产权交易所消息,大悦城控股旗下公司拟挂牌转让北京名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100%股权,转让底价8564.128万元,信息披露起止日期为2023年2月20日至2023年3月3日。
2月17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官网的“土地市场”栏目中设置了“拟供应商品住宅用地清单”专栏,其中包括朝阳、昌平、海淀、丰台等区域共计23宗地块,拟出让时间为2023年2月16日至2023年5月16日。
北京顺义区公布年度供地计划,拟供应10宗宅地,分别位于高丽营镇、胜利街道、后沙峪镇、仁和镇、马坡镇、南彩镇和空港街道。
温榆河公园内的清河老河湾生态治理工程近日获市发改委批复,将疏挖整治现状4.3公里河道,新建步行、骑行相结合的滨水绿道6.7公里,进一步完善公园防洪体系及水生态布局,也将为附近居民提供亲水游玩的好去处。
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交通、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配套设施改造升级……日前,密云区2023年110项工程集中开工,总投资规模453亿元,主要涉及保水保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保障等领域。
新年刚过,北京土拍市场低调回暖。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