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经济“三季报”备受关注。在财政运行方面,近期多个省份陆续发布的前三季度财政收支数据显示,财政收入总体上保持平稳增长,与经济恢复向好态势基本一致。同时,财政支出进度加速,各项积极的财政政策措施落地生效,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
苏州近日发布情况说明指出,近期国家统计局对全国城乡(含开发区)分类代码进行了更新,苏州城区的统计口径包括苏州工业园区,其下辖社区的城乡代码由镇中心区(121)改为主城区(111)。娄葑街道、胜浦街道、唯亭街道、斜塘街道、金鸡湖街道下辖各个社区的城乡分类代码都已改成了:111。此调整并非是区划调整,只是统计口径的调整。
9月1日,辽宁省与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在沈阳举行工作会商会议。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主持会商并讲话。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彤宙,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出席会商并讲话。
采摘水果、悠闲垂钓、惬意游玩……在石家庄滹沱河畔的廉州湖景区,景美如画,人乐其中。
为进一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全力服务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全力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和雄安新区北京“新两翼”建设,助力河北高质量发展,唱好京津“双城记”,近日,天津市政府批复同意《天津西站综合开放枢纽——京津冀同城商务区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天津市将充分释放“轨道上的京津冀”带来的同城效应,在红桥区天津西站及周边地区规划建设京津冀同城商务区。
始于滚滚西江,穿越云开大山,蜿蜒滨海平原,正在全力建设中的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这是广东历史上引水流量最大、输水线路最长、总投资最高的跨流域引调水工程。
通州区河东资源循环利用中心一期项目正式投用,城市副中心继碧水再生水厂后又添一座花园式再生水厂。
北京6月29日,今天,从北京市门头沟区获悉,门头沟区成功入选国家“十四五”期间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以下简称“中国山水工程”),并获得中央财政6.67亿元资金支持。
国家水网是国家基础设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简称《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形成国家水网总体格局,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逐步建成,省市县水网基本完善”。
4月24日,协同立法、联动监督、加强人大代表合作,24日,山西中部城市群五市人大常委会签署工作协作机制协议,用法治力量推动城市群建设。
近日,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北省现代水网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年)》提出,到2027年,全省一批重大水利工程逐步建成达效,安全高效、绿色智能的现代水网体系框架基本建成。
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生态环境治理是系统工程。为进一步强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绿色低碳的现代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体系,南京江北新区因地制宜推进生态安全缓冲区试点项目建设。目前,江北新区沿江街道生态安全缓冲区建设项目已完工。
近日,顺义区利用现有河道设施、沟渠以及新增取水点位对白浪河、西牤牛河、小中河、东一干渠、蔡家河、冉家河、汉石桥湿地以及江南渠共8条补水线路进行升级改造,预计6月底完工。
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各区PM2.5年均浓度首次全部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水耗分别下降3%左右和1%左右、保持全国领先水平……3月23日,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本市2022年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2022年,本市加快推进绿色低碳转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绿色成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亮丽底色。
打造山水城共融的活力街区。2月24日,记者从市规划自然资源委获悉,《北京昌平新城东区(南邵组团)CP00-1002、1101、1201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21年-2035年)(街区层面)》获得批复。《昌平新城东区控规》面向区域协同发展,提出打造京北体验消费示范区的目标,同时将以中关村昌平园为依托,发展智慧创新产业,完善配套服务功能,营造优良的产业发展环境。
日前,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总结部署工作会议,总结2022年的工作,部署新一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任务。2023年,我市将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生态环境改善从量变到质变,持续巩固PM2.5改善成效、优良天数比率,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12条入海河流稳定消劣,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国家要求。
温榆河公园内的清河老河湾生态治理工程近日获市发改委批复,将疏挖整治现状4.3公里河道,新建步行、骑行相结合的滨水绿道6.7公里,进一步完善公园防洪体系及水生态布局,也将为附近居民提供亲水游玩的好去处。
近日,水利部会同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用5年时间,全国形成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的工作格局;用10至15年时间,全国适宜区域建成生态清洁小流域。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在通州区召开推进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现场工作会。记者获悉,通州区与北三县将加快构建一体化交通网络,依托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有效衔接城际铁路、高铁、城市轨道交通和地面公共交通。到2025年,公交优先的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建立;到2035年,智能绿色、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建成。
北京1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30日在北京市通州区召开推进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现场工作会,标志着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迈入新阶段。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