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在日前举办的2023数字城市论坛上,公布了来自全国的数字城市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其中,市委网信办、市大数据管理中心报送的“智慧城市创新发展‘天津样板’──天津‘城市大脑’建设”案例,获评“2022—2023数字城市卓越贡献类创新成果与实践案例”。
上海3月22日,南京西路商圈位于上海静安区南京西路高端服务集聚带,是国际性、独特性、高品位的地标性商圈。
作为天津“设计之都”核心区,海河柳林地区的发展规划备受关注。从市规划资源局获悉,天津海河柳林“设计之都”核心区综合开发PPP项目设计公园一期项目建筑设计方案总平面图日前开始公示。
开车穿行在城市中,各类交通信息实时传递给驾驶员;社会保障、医疗健康、安全缴费、电子证明等民生事项“一站式办理”;坐在办公室,楼宇自控系统实时调节室内温度、照明……近年来,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成果斐然,随着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城市建设进入崭新阶段。
在家走路怕摔、洗澡怕滑,线上挂不上号、打不到车……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在各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中都有可能遇到难处。“适老化改造”应运而生。
据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官网,1月28日,广东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召开,其中第五分论坛主题为“推动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张勇在会上表示,要全力稳定市场预期,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保持房地产各项政策连续性、稳定性,以更大力度、更多优惠、更小成本精准支持合理住房需求,努力保持房地产供需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价格基本稳定,严控投机炒房,确保实现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日前,工信部下属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字社区研究报告(2022年)》指出,伴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字社区这一新型网民生态圈正成为数字生活的“新入口”与数字经济的载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也描绘了未来我国数字社会建设的图景,提出加快数字社会建设步伐。构筑全民畅享的数字生活,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作为数字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数字社区的高质量发展正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响应民生诉求,完善智慧养老、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未来社区、数字乡村等民生应用建设。“十四五”期间,天津市城市的智慧生活将让人民群众生活更加方便舒适。
大力实施数字赋能行动,建设新型智慧城市;建强用好“城市大脑”,加快建设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全面提升城市数字化治理水平……全市数据资源系统按照“1136”的思路构建“数字合肥”框架体系,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以“数字合肥”建设赋能新阶段“七城”建设,争当全国数字经济“优等生”、智慧城市“领头雁”。
8月12日,上海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发展目标提到,到2025年,聚焦临港新片区产城融合区,建立比较成熟的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制度体系,打造一批更高开放度的功能型平台,集聚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区域创造力和竞争力显著增强,经济实力和经济总量大幅跃升,初步实现“五个重要”目标。
城市生活有多丰富,城市治理就有多复杂,特别是在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实现城市运行高效能、管理现代化更为不易。如何以相对小成本,解决城市生活的痛点、堵点?作为一项重大战略部署,上海的“城市数字化转型”一经推出就备受关注。如今,这条转型之路走得如何?它能否成为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难题的有效手段?
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正式发布。
2021年5月18日,在 “数字新基建,智创新未来”南京双千兆城市发布会上,“苏大强”省会南京超前进入“双千兆”时代,以5G和宽带网络能力领跑全国,率先建成江苏第一、全国首家双千兆省会城市。
朝阳区为深入贯彻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决策部署,出台了一系列促转型、助增长、提效率、惠民生的数字化发展新政。
3月30日上午,合肥阿里中心在天鹅湖商务区启用,哈啰出行安徽运营中心、钉钉蜀山区政企服务平台、阿里巴巴合肥本地生活品牌馆等一系列重点项目也同步签约、启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