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5月5日,广州首轮集中供地挂牌的18宗地块中有17宗成功出让,成交率超94%,累计成交金额逾341亿元。2022年土拍首秀,广州交出不俗的答卷,同时也释放出土拍、楼市回暖信号。
“两集中”供地新模式开启的第二年,土地市场在去年年末的冷静趋稳中,等来了房地产市场政策利好不断的释放。今年土地市场拍卖热度如何?又出现了什么新特点?
4月25日,天津首轮集中供地收官,土地市场寒意犹存。根据出让结果,天津首轮集中供地共30宗地块,停牌15宗、流拍9宗、底价成交5宗;土地总成交面积48.6平方米,总成交金额约43.48亿元,相比去年的首轮土拍,分别下降了83%和91%。
2022年4月25日,天津市首轮土拍落下帷幕。本次土拍仅成交6宗土地、9宗流拍、15宗停牌,成交总金额43.5亿元,成功出让土地面积约48.6万㎡。
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多城市开启了今年首轮集中供地。据统计,参与集中供地的22城中,18城公布首轮集中供地计划,9城已完成首轮土拍,天津的首轮土拍有哪些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呢?
国展西“配套先行”,区别于其他新板块,配套先于板块启动,从区域规划开始,到交通、教育等多线齐发,让国展西板块一经入市,便赚足了眼球。自规划起已2年时间,现在的国展西究竟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天津首批30宗土地将在4月底集中摘牌!在供地底价下调、供应面积减少的背景下,2022年天津土地市场开年阶段性任务能否完成?集中供地规则是否发生新的变化?
上周,集中供地的城市频繁推出2022年首批供应地块。各地在以优质地块吸引房企的同时,竞拍门槛也在下降,与去年相比,供地价格明显让利于房企。
2月17日,北京2022年首轮集中供地收官。在当天的现场竞价中,8宗地块全部现场成交,总成交金额约273.26亿元。加上昨日(2月16日)成交的9宗地块,北京首轮17宗涉宅地块共揽金480.2亿元,平均溢价率仅4.46%,此外还有1宗地块流拍。
第三批集中供地迎来尾声,杭州压轴出场最终成交35宗地块揽金760亿元,其中24宗地块触及竞价上限进入摇号环节,9宗地块以底价成交。至此,本年度杭州三轮集中土拍已落幕,全年土拍揽金总额超3000亿元。
22城第二批集中供地即将落下帷幕,相比于首批供地,土地市场呈现出阵阵寒意。
目前,除了郑州和宁波,20个热点城市均完成了第二批集中供地。从第二批集中供地来看,土地市场降温明显,包括北京、上海等热点城市,在第二批集中土拍中均出现了撤牌、流拍的现象。据中指研究院统计,第二批集中土拍流拍加撤牌率高达31.8%。
目前,除了郑州和宁波,20个热点城市均完成了第二批集中供地。从第二批集中供地来看,土地市场降温明显,包括北京、上海等热点城市,在第二批集中土拍中均出现了撤牌、流拍的现象。据中指研究院统计,第二批集中土拍流拍加撤牌率高达31.8%。
10月12日,杭州第二批集中供地正式开拍,共计出让14宗地块,总规划建筑面积174万平方米,总起始金额246.2亿,总成交金额257.5亿,平均溢价率4.6%。
据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消息,截止发稿时间,北京第二批集中供地16宗竞拍的地块中5宗地块以底价成交,揽金130.48亿元。
在今年的首轮集中供地中,重庆、杭州、厦门、深圳等多个城市平均土地溢价率超过20%,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城市无疑是4月28日、29日完成首轮集中供地的重庆,整体溢价率达43%,位列集中供地22城溢价率之首。
近期,全国22城第二轮“两集中”土地拍卖陆续拉开帷幕。相较于第一轮高溢价“抢地”,第二轮土地拍卖市场明显冷静,有所降温。同时,多城对集中供地规则进行了调整和修改,房企在拿地策略层面也出现了分化。
叶落知秋,土地市场先感受到了秋天的凉意。9月15日,首批集中供地战火最激烈的杭州,却在第二次集中供地中遭遇了流拍,西部热点城市成都的第二批集中供地首日也反响平平。
全国22城第二轮“两集中”土拍陆续拉开帷幕。截至9月13日,福州、青岛、天津、济南四城已揽金约837亿。房企相较于第一轮高溢价“抢地”,第二轮土拍市场明显冷静,在拿地策略层面也出现了分化。由此看出,集中供地政策的出台,目的不仅是稳定市场,还是对中小型房企的一种考验。如何把握稳地价需求与市场诉求之间的平衡点,还有待观察。
在刚刚过去的由天津规划与自然资源局召开的2021年下半年度住宅用地集中出让招商服务会中,披露了下半年天津市拟出让的54宗地块。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