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6月1日,作为广佛环线的最后一块拼图,广佛西环项目建成后将助力形成完整的广佛城际轨道交通大环线。中铁一局广佛西环项目书记杨亮6月1日在狮山2号隧道施工现场介绍,项目前期已经完成盾构始发段的土建工程,盾构设备也在进行下井组装,即将在6月底前实现盾构首发,加快广佛同城化建设。
5月22日,作为上海第四届“五五购物节”最受关注的标杆活动,“上海全球新品首发季”近日在静安区“海上第一名园”张园以及吴江路启动,一批品牌限时店掀起了上海首发经济热潮。
懋源·红玺台 [红 CLUB],主张实用性与品质感,匠心打造的PARTYROOM社交空间,完美地再现了东方风雅。
5月19日,中建智地在北京华熙LIVE中心盛大举办主题为“府启东方·园敬国贤”的产品发布会,首次将旗下高端人居府系产品——国贤府,带入北京市场。
今天,清河交通枢纽的最后一部分——清河火车站公交站开始投入使用。首批有6条公交线路引入交通枢纽,搭乘高铁、市郊铁路和地铁的乘客从清河站下车,只需3分钟就能换乘公交车。
北京5月4日,2023年“五一”假期,北京市文旅消费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复苏态势。众多京内外居民文化体验、休闲度假等出游需求得到释放,旅游收入、人数均超2019年同期水平。
2023年4月22日,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也是一年一度的“远洋健康日”。
2023年4月21日,宜禾·半岛观邸营销中心璀璨绽,开启一场唤醒都会审美的艺术体验序曲,共鉴一场和鸣时代美学的高端生活画卷。
认真落实商务部“消费提振年”部署要求,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聚焦“便民”“提质”,推动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再提升,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切实增强市民群众获得感,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4月17日,从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2023年一季度,全省接待旅游总人数11079.58万人次,同比增长25.8%,恢复到2019年同期的107.2%;其中过夜游客2970.11万人次,增长34.8%。
消费是社会大生产的起点,也是终点,也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体现。今年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也在《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了“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要“着力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高品质消费需求”。经济复苏和消费激活正成为现阶段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与核心工作。
近日,从上海第二届旅游投资促进大会上获悉,上海将打造一条跨越黄浦江的缆车——“浦江之心”,缆车将连接徐汇滨江和浦东世博文化公园,为世界会客厅增添一张动感时尚新名片。
近日,从2023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工作会议获悉:2022年上海文创产业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约13%,文创从业人员人均产出达170万元。
“土地能否及时获批决定了项目能否如期开工建设。没想到仅用了十几天,就拿到了用地批复,真是及时雨!”3月28日,河北敬业集团合规部部长史进忠感慨地说。
3月23日,该住宅项目被命名为“首开·梧桐山语”,正式亮相首都北部消费新地标。
北京3月23日,北京近年来全面推进生活服务业转型升级。北京市商务局今天表示,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有蔬菜零售等11类便民商业网点超过10万个,每百万人拥有连锁便利店(社区超市)达329个,累计培育1万余家生活性服务业标准化门店、12条生活性服务业示范街区和20条“深夜食堂”特色餐饮街区,东城区、石景山区、西城区入选全国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
3月23日,豫园股份发布2022年度报告。
过去3年,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和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旅游业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当前,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出境游也按下了重启键,旅游业能否从此走出阴霾,迎来春天?在新形势下,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如何?又该如何实现振兴和繁荣?
昨天,东六环改造工程施园立交至环球东立交段正式完工通车,备受瞩目的东六环(京哈高速至潞苑北大街段)改造工程迎来重大突破。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各大商场和餐饮消费场所客流大幅回升。全联房地产商会商业地产工作委员会与商业地产智库RET睿意德发布的全国商业地产行业观察与信心指数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商业地产经理人信心指数为59.9,相比2022年的50.8提升了18%。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