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北京于6月1日挂牌出让4宗地块,土地总面积约13.53万平方米,总建面约28.37万平方米,总起始价86.45亿元,最终总成交金额95.17亿元。其中,顺义新城19-69、顺义新城6001、及经开台湖0032三宗地块争抢激烈,分别吸引了45家、36家、10家参拍企业报名,3宗地块竞拍价均达到触顶熔断,最终分别由福建雄旺、中能建和招商蛇口通过摇号获得。
5月29日,苏州、宁波、天津三城同日举行土拍,其中苏州今天上午姑苏区断供多年的姑苏沧浪新城,迎来15号地开拍,20分钟竞价30轮,随后土拍系统崩溃,导致7宗地块中止拍卖。
5月29日,天津6宗宅地完成出让。
北京4月末以来已合计挂牌10宗地,总起拍价313.15亿元。
首创和园在北京市已有8宗项目,覆盖朝阳、房山、顺义、平谷等区域,整体建设规模超过120万平方米、超12800套。今年,预计三宗项目先后入市运营。
该批次地块均为此前预挂牌宗地。
北京4月26日消息 4月25日,合肥第二批次集中供地开拍,本次共推出11宗地块,最终10宗成交、1宗流拍,其中5宗封顶待竞品质,5宗底价成交,总成交金额100.5亿元。
上述政策正式落地后,将会有效解决北京人口的居住问题,促进住房需求的释放,有利于北京房地产市场保持较高活跃度,同时有望为其他热点城市提供参考借鉴,助推全国房地产市场情绪进一步修复。
3月28日,成都土地市场出让的三宗涉宅用地全部熔断成交,总成交面积达162亩,总成交规划建筑面积约26万平方米,总成交金额约38.06亿元,平均溢价率14.5%。
3月23日上午,广州将迎来兔年的首场宅地土拍。这次土拍,将不再延续过往两年实行的集中土拍模式,而是采取分批出让,从3月23日到4月20日期间,8宗地块将在不同时间段进行公开拍卖。正因如此,在2月21日这批供应地块陆陆续续挂出后,业内引起了不小的讨论。
近日,在城市副中心举行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市规自委通州分局常务副局长郭宝峰发布了副中心产业空间地图,布局十大重点产业功能区,打造六大重点产业空间体系,构建“一轴一带”整体产业发展格局,为产业项目提供全面的用地资源。
北京2月21日,杭州第一批次集中供地正式开拍,本次共出让13宗地块,其中8宗触顶、2宗溢价、3宗底价成交,总成交金额182.23亿元,总出让面积54.36万㎡,总规划建面93.5万㎡
新年刚过,北京土拍市场低调回暖。
近日,武清新城板块一项目规划出炉,又一改善项目即将入市。改善盘的扎堆入市,或将成为2023年天津楼市的一大特点。
2022年,在坚持“房住不炒”、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总基调下,本市出台多条楼市新政,对特定区域、特定项目、特定人群精准施策,持续优化住房供需关系、释放合理购房需求。受全国房地产行业调整及疫情冲击影响,北京新房及二手房成交均有所下降,但房价韧性仍然较强。业内人士分析,2023年,“稳”依然会是京城楼市主基调。
青岛四批次于今日(12月20日)完成土拍,累计推出40宗涉宅用地,最终流拍1宗,成交39宗,其中3宗溢价成交,崂山区2宗地价熔断,累计揽金约135亿元。拿地企业结构方面,地方国资为市场主力,但本土民企表现同样积极。
2022年12月19日,天津市四批次土拍落下帷幕,24宗地块全数出让,成交总金额约99.808亿元,成功出让土地面积约57.2万㎡。
年末全国再迎集中供地小高峰,多个城市陆续发布或完成四、五批次集中供地。天津四批次土拍也将于2022年12月19日开启。
2022年12月5日,苏州完成全年第五批次集中供地,10宗地块全部成交,其中工业园区3宗地块全部溢价成交(含2宗地块触顶摇号),合计揽金132亿元。
11月29日,北京、杭州及武汉三地完成年内第四轮集中供地。同日,无锡完成第五轮集中供地。四城土拍成交金额分别为,北京135.2亿元、杭州98.94亿元、武汉47.64亿元以及无锡224亿元。这意味着,北京、杭州、武汉和无锡一日卖地收入合计达505.78亿元。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