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TOP10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房地产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出现负增长
18日,中指研究院发布的《2023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TOP10研究报告》显示,2022年房地产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出现负增长。其中,行业缩表主要源自民营房企缩表,央企资产规模保持稳定,地方国企逆势扩张。
随着近两年来房企暴雷现象增多,行业信用风险频发,购房者在买房时对企业现金流安全及财务稳定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2022年,疫情反复、部分期房项目停工等因素,叠加中长期住房需求动能释放减弱,房地产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2年,疫情反复、部分期房项目停工等因素,叠加中长期住房需求动能释放减弱,房地产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允许商业银行与优质房地产企业开展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业务。
在多家媒体报道监管部门出台16条支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文件、并引发地产股股价大幅跳涨后,14日股市收盘后,中国银保监会等三部门发布了《关于商业银行出具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有关工作的通知》,允许商业银行与优质房地产企业开展保函置换预售监管资金业务。
杨浦区、徐汇区、闵行区等核心优质土地供应为这次土拍增添了许多热度,吸引来了央企、国企、混合所有制企业、民企以及地方国企等“各路兵马”。
5月23日晚平安信托发布临时公告称:旗下安远9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产品借款人武汉融侨置业有限公司未能偿还2022年5月18日到期的本金5.99亿元及对应利息。
房地产行业在告别了高速增长的“白金时代”之后,黯然迈进“青铜时代”。过去的2021年,房企融资“三道红线”、房贷管理“两道红线”持续发力,银行业金融机构急于“收伞”,房企“爆雷”事件频发。
房地产行业在告别了高速增长的“白金时代”之后,黯然迈进“青铜时代”。过去的2021年,房企融资“三道红线”、房贷管理“两道红线”持续发力,银行业金融机构急于“收伞”,房企流动性问题频发。
在房地产下行压力下,银行涉房不良贷款率相当于一面镜子折射着行业的兴衰。
进入传统旺季,房企融资出现小高峰,近期很多房企融资利率进一步走低,部分房企融资利率甚至降至2%左右。
12月27日,世茂股份(600823.SH)召开关于业务调整事项的投资者说明会,董事兼总裁吴凌华、董事会秘书俞峰参会,履职不足半月的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孙岩因突发疾病未能参会。
多家媒体9日报道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于当日召开房地产企业代表座谈会,部分房企有计划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对于上述信息,有参会房企向中新经纬予以证实。
多家媒体9日报道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于当日召开房地产企业代表座谈会,部分房企有计划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对于上述信息,有参会房企向中新经纬予以证实。
中新经纬11月10日电 (薛宇飞)多家媒体9日报道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于当日召开房地产企业代表座谈会,部分房企有计划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对于上述信息,有参会房企向中新经纬予以证实。
中新经纬11月10日电 (薛宇飞)多家媒体9日报道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于当日召开房地产企业代表座谈会,部分房企有计划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对于上述信息,有参会房企向中新经纬予以证实。
多家媒体9日报道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于当日召开房地产企业代表座谈会,部分房企有计划在银行间市场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对于上述信息,有参会房企向中新经纬予以证实。
日前,宋都股份发布的一则“退地”公告在房地产行业掀起巨大波澜。随后,有传闻称,被纳入“三条红线”试点的重点房企拿地金额受到严格管控。对此,中国证券报记者多方了解到,在去杠杆背景下,房企投融资受到双重限制,行业中短期增速放缓已经成为共识。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