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郴州6月8日,踏上拥有600年历史的石板幽巷,品尝沿街叫卖的农家小食,体验古韵十足的湘南剪纸馆、米市、茶坊、酒肆、木雕馆……自6月1日开市以来,湖南郴州北湖区“未来小埠1423耕读市集”,给游客带来了沉浸式跨越历史长河的“童趣”体验。
前不久,省商务厅发布《河北省2023年度夜经济示范单位、夜经济打卡地和特色夜市名单》,邢台市逗号立方购物公园入选夜经济示范单位,邢台市天一步行街、中北世纪城,广宗县天一金街综合体、宁晋县家乐园天一万信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宁晋县信和银泰商贸有限公司入选夜经济打卡地,邢台市天一梧桐美食街、元街、中北世纪城夜市入选特色夜市。
从山西太原出发,乘坐高铁南行一小时三十分左右便到达山西东南部、晋豫交界处的晋城市,一眼望去满城皆绿,给人一种闲适恬淡之感。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稳妥推进数字货币研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强调,积极借鉴国际规则和经验,围绕数据跨境流动、市场准入、反垄断、数字人民币、数据隐私保护等重大问题探索建立治理规则。近年来,数字人民币试点扎实推进,有力促进社会消费回暖与潜力释放。本期邀请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
5月30日,2023中关村论坛期间,京津冀三省市联合举办京津冀协同发展系列活动。三省市有关部门共同发布《京津冀产业合作重点平台目录》(简称《平台目录》),签订通武廊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试点示范合作协议等协议,并开展联合调研。
北京5月29日消息 据“广东发布”微信公众号5月29日发布消息,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新时代广东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显示,到2027年,全省高质量发展实现新进步,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升,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到2035年,高质量发展实现更大成效,科技创新能力大幅跃升,城乡区域发展更加协调更加平衡,开放型经济新优势加快形成,美丽广东基本建成,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27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为主题的山西红色文旅推介大会在武乡举办。此举旨在展示山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挖掘山西红色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动山西红色旅游迈出新步伐。
“城乡公交一体化真是太方便了!”河北省衡水市市民李女士说。河北省衡水市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推进城市公交向乡镇拓展,2023年新开通衡水至阜城、景县等7条城乡公交直达线路,进一步方便群众出行。
2003年,为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浙江率先启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实施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
田园生活,诗意栖居。今年以来,保定市强力推进“保定小院”项目,叫响“康养到京畿、旅居到保定”品牌,打造乐有宜居、老有颐养的京津冀首选颐养幸福城市。按照计划,今年年底前将完成1000个“保定小院”建设。
5月19日是第13个“中国旅游日”,今年活动的主题为“美好中国 幸福旅程”。我省多家景区纷纷响应,积极推出了门票优惠政策和特色旅游活动,进一步扩大景区影响力。
5月24日,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关于征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社会公众意见的公告,征求意见建议时间为5月24日至6月22日。《规划》由自然资源部指导四川省和重庆市共同组织编制。规划面积18.5万平方公里,2022年地区内常住人口约9700万人,GDP约7.7万亿元。
破败的房屋摇身一变,成为精品民宿、研学基地、村史展览馆、农产品展销馆……在湖南郴州,伴随“唤醒老屋”行动的实施,一幢幢长期无人居住、被遗忘在乡村的闲宅渐渐“苏醒”,在“蝶变”焕新中给村落带来新活力。
根据《规划》,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将以“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构建“一区四屏,一轴五带”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空间布局,完善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彰显巴蜀自然文化空间魅力,促进毗邻地区融合发展。《规划》还提出了阶段性目标。其中,到2025年,国土空间底线得到严格管控,区域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相互协调、优势互补的国土空间保护利用格局初步形成,为全面实现“两中心两地”战略定位打下坚实基础。
5月24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24日介绍,为切实补齐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短板,2023年广西计划完成农村公路投资155亿元(人民币,下同),新改建农村公路超6300公里,新增超8000个自然村(屯)通硬化路。
4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逆势而上,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要顺势而为,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会议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要求“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
今年是“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实施20周年。如何通过运营,将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更好地转化为美丽经济,是近年来浙江各地都在试图突破的重大课题。然而,随着乡村运营的不断深入,种种难题也随之而来。
北京5月19日,住房乃民生之要,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满足居民合理自住需求,是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需要,也是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组成部分。
4月底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加快建设以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既要逆势而上,在短板领域加快突破,也要顺势而为,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会议强调,“恢复和扩大需求是当前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关键所在”,要求“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有效带动激发民间投资”。
10日,光伏产业生态创新大会在江苏常州举办。院士专家、领军企业、创新平台等700余位代表汇聚一堂,共同营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融合发展新生态。今年一季度,常州光伏产业完成产值252.2亿元,同比增长11.7%。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