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攻坚克难、勇毅前行,经济发展呈现回升向好态势。
近年来,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引进劳动密集型、手工加工型企业,吸纳当地群众和返乡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助力企业增效、群众增收。图为日前在位于仁寿县汪洋镇的一民营企业陶瓷制品生产车间,工人正在岗位上忙碌。
近日,我国境内上市公司陆续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上市公司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上市公司业绩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经济发展的整体状况。这份年报“成绩单”有哪些亮点?一系列资本市场的改革举措,给上市公司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结合年报,记者走进部分上市公司,感受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脉动。
香港特区政府差饷物业估价署29日公布,4月私人住宅售价指数报354.2,连升4个月,创7个月新高。
2023年5月18日下午,中国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CFXC)2023年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CFXC主任委员、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出席并讲话,副主任委员、外汇局副局长王春英及外汇市场指导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与会委员围绕近期外汇市场运行情况展开讨论,就外汇市场改革、发展与规范等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北京5月15日消息,央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北京5月15日,中国央行15日发布的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称,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得到缓解,经济增长好于预期,市场需求逐步恢复,长期发展还具有市场规模巨大、产业体系完备、人力资源丰富等优势条件。
北京5月16日,)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当前我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通缩主要指价格持续负增长,货币供应量也具有下降趋势,且通常伴随经济衰退。我国物价仍在温和上涨,特别是核心CPI同比稳定在0.7%左右,M2和社融增长相对40较快,经济运行持续好转,不符合通缩的特征。中长期看,我国经济总供求基本平衡,货币条件合理适度,居民预期稳定,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总的看,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实现了较好的调控效果,有力支持经济发展恢复向好。
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后,4.5%的GDP增幅,成为线上线下、国内国外关注的焦点。这个被赋予“企稳回升、开局良好”内涵的数字背后,包含着哪些真金白银?从速度、结构、预期三个维度审视,这个数字着实不简单!
北京4月20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20日发布的“银行业快讯:2022年中国银行业回顾与展望”显示,2022年中国40家上市银行净利润同比增长6.96%,受利息收入增速放缓影响,较2021年的增速(13.06%)明显回落。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284997亿元,同比增长4.5%,超出市场预期的4%;一季度GDP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2.2%。
4月16日,一季度中国经济成绩单即将公布。近期出炉的部分先行指标显示,今年前2个月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态势已延续至3月份,部分领域表现更超出预期。
4月14日,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桂林旅游,000978.SZ)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财务数据显示,2022年桂林旅游营业收入约1.29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减少45.79%;归母净利润亏损2.82亿元,净利润同比减少32.55%。
北京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日在美国华盛顿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时表示,中国经济正在企稳回升,通胀保持低位,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预计今年GDP增速将达5%左右。
易纲在发言中表示,中国经济正在企稳回升,通胀保持低位,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预计今年GDP增速将达5%左右。
4月1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1日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为5.2%,将产生积极外溢效应。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采购经理指数(PMI)连续3个月位于扩张区间,经济回暖步伐加快。
3月22日,《2022年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总体来看,上海经济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经济运行韧性增强,呈现回稳向好趋势。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称,经过艰苦努力,当前我国消费需求、市场流通、工业生产、企业预期等已出现明显向好,经济增长正在企稳向上,我国经济有巨大潜力和发展动力。今年政府工作将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保持政策连续性针对性,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