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北京3月1日消息,2月28日,多家机构公布了2023年1-2月百强房企销售情况。克而瑞报告显示,2月,TOP100房企实现销售操盘金额4615.6亿元,单月业绩环比增长29.1%、同比增长14.9%。累计业绩来看,百强房企1-2月实现销售操盘金额8189.5亿元,同比降幅较上月收窄至-11.6%。
2月28日,浙江省宁波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2023年度宁波市区第一批拟出让住宅用地清单》的公告。
为重点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出手规范住房租赁金融市场规范发展,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为重点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问题,中国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出手规范住房租赁金融市场规范发展,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拓宽多元化投融资渠道。
最近,集中供地政策的一大变化引发市场关注。自然资源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用地供应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中,并未对住宅用地出让次数作出要求。
最近,集中供地政策的一大变化引发市场关注。自然资源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用地供应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中,并未对住宅用地出让次数作出要求。
在房地产调控整体宽松的氛围下,土地市场也出现了变动的信号。
2月7日,在房地产调控整体宽松的氛围下,土地市场也出现了变动的信号。
在房地产调控整体宽松的氛围下,土地市场也出现了变动的信号。
在房地产调控整体宽松的氛围下,土地市场也出现了变动的信号。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1-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数据。数据显示,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到位资金、房屋新开工面积等多项指标在12月降幅均有所收窄。
房企应在销售端提升交付力、产品力、打通线上线下渠道等措施加速销售回款,在拿地端通过换仓一二线城市、聚焦收敛于城市群建设来有效把握市场机遇,合理安排销售和拿地节奏,实现稳健发展。
2022年,房地产政策持续优化,但市场供需两端均未明显恢复,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仍处在深度调整阶段。
2022年,前100企业拿地总额12975亿元,同比下降48.9%,全年整体拿地低迷。
宏观环境:政策端拐点已至,行业缓慢曲折修复
青岛四批次于今日(12月20日)完成土拍,累计推出40宗涉宅用地,最终流拍1宗,成交39宗,其中3宗溢价成交,崂山区2宗地价熔断,累计揽金约135亿元。拿地企业结构方面,地方国资为市场主力,但本土民企表现同样积极。
12月19日,成都今年第四批集中供地落下帷幕。16宗涉宅地块中1宗流拍,14宗以底价成交,位于高新区的1宗宅地则以近15%的溢价率被招商蛇口竞得,本批次土地出让金总计约104.27亿元。
前不久,湖南长沙宣布调整土地供应模式,不再每年集中供应住宅土地,而将恢复常态化更新。同时,江苏徐州、陕西西安、江西南昌、广东东莞、浙江金华和温州等自发集中供地的城市均表示土地供应将恢复常态。
前不久,湖南长沙宣布调整土地供应模式,不再每年集中供应住宅土地,而将恢复常态化更新。同时,江苏徐州、陕西西安、江西南昌、广东东莞、浙江金华和温州等自发集中供地的城市均表示土地供应将恢复常态。
在刚刚收官的北京四批次集中供地中,地价、现房销售面积双双触顶成交。在业界看来,北京四批次土拍热度一定程度上超出预期,或为土地市场带来新的信号。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