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津宁市域郊铁路经宁河经济开发区、七里海镇、北淮淀镇、未来科技城、东丽湖至空港经济区。
4月26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推进宁河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介绍宁河区坚持生态立区、制造强区、乡村兴区、惠民福区,全面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采取的具体举措。
近年来,宁河区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放大未来科技城平台作用,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项目、强载体、优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势能不断积蓄。
津宁市域郊铁路已纳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规划,目前项目进展顺利,规划线位已经基本稳定。
据宁河融媒发布消息,天津市宁河区土地整理中心结合宁河区总体规划,要求着重梳理了全区待出让地,拟出让总面积约2430.46亩,共计41宗,涵盖了宁河城区、北淮淀出让区以及现代产业区。
根据《七里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17-2025年)》要求,将位于缓冲区的东塘坨村、西塘坨村优先迁入潘庄示范镇安置区。
为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因素对七里海湿地的影响,更好地保护七里海湿地生态环境,宁河区计划今年5月份开始启动生态移民。
为保护七里海湿地生态环境,降低人为因素影响,该区计划今年5月启动生态移民。
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布关于公开征求《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征求意见稿)意见建议的公告。
从市规划资源局获悉,备受关注的《天津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简称“《规划》”)已形成阶段性成果,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从天津市规划资源局获悉,市规划资源局近日发布《天津市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造林绿化专项规划(2018-2035年)》,依据区域地理特征和功能总体定位为“生态优先、绿色屏障”,规划形成了“一轴、两廊、两带、三区、多组团”的空间结构。到2035年,本市实现一级管控区林地面积20.21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
近日,由中铁十八局三公司承建的天津宁河潘庄示范小城镇农民安置房项目进入装饰装修收尾阶段,为项目全面交付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日,由中铁十八局三公司承建的天津宁河潘庄示范小城镇农民安置房项目进入装饰装修收尾阶段,为项目全面交付奠定了坚实基础。
天津把规划建设绿色生态屏障作为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际行动,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环境、大生态、大系统着眼,高标准谋划建设绿色生态屏障,加快完善城市布局,推动城市发展绿色转型。
12日,本市举行全市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生态成果研讨活动,走进津南区等地绿色生态屏障“寻绿”,记录加快释放的“绿色”红利。
自2018年天津市启动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以来,绿色生态屏障与北大港水库、七里海湿地相连,形成贯穿南北的“生态带”,生态效应突显,中心城区东南部降温0.2—0.4摄氏度,增湿2%左右,“超大热岛”“超大干岛”被“拦腰隔断”。
本报讯(记者 陈璠)昨天,天津市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生态效果研讨会在绿色生态屏障建设现场指挥部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自2018年我市启动绿色生态屏障建设以来,绿色生态屏障与北大港水库、七里海湿地相连,形成贯穿南北的“生态带”,生态效应突显,中心城区东南部降温0.2—0.4摄氏度,增湿2%左右,“超大热岛”“超大干岛”被“拦腰隔断”,并形成丰富的空中云水资源,热岛效应持续改善。
昨天,从宁河区相关部门获悉:为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助力“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方便市民到宁河观光旅游,宁河区正在积极开展津宁市域郊铁路前期项目准备,该项目(主线)已纳入京津冀交通一体化路网规划及《天津市市域郊铁路线网规划(2021—2035年)》。
入住一年多的居民小区,承诺的生活服务设施何时兑现?农家院违规建设为何迟迟不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户厕改造如何真正落实?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近日,秦皇岛市召开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以上,城镇新增就业5.25万人,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3%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完成省定相关目标。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