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5月13日,备受关注的东三环北京天誉项目迎来了首栋封顶的喜讯,当天,华润置地项目相关负责人、施工、监理等单位一同出席了此次封顶仪式。
1月8日,中指研究院发布2023年百城居民置业意愿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购房需求呈现先降后微升趋势,置业意愿处于相对低位水平;伴随疫情防控明显放松、中央从供需两端支持房地产发展,楼市运行环境出现明显转向。
1月8日,中指研究院发布2023年百城居民置业意愿调查报告。
金九银十”临近,房企积极“备货”,新房市场迎供应高峰,上周全市共计7个期房项目取证,新增供应超五千套,规模创年内新高。
80-90㎡为销售主力面积段,主力总价段集中在80万以下、80-100万。其中80-100万销售主力板块为金州北部板块、开发区小窑湾板块,主要特征体现为功能小户型自住或有一定投资属性的低总价产品;120-200万成交项目主要集中在体育新城板块、科技城板块。120-150㎡、150-200㎡/300万以上高总价产品的代表项目为华润瑞府、招商臻园、大连融创壹号院。
由于新入市项目大幅减少等多种原因,导致新增供应量同比下降60%;2022年上半年普宅市场延续2021年下半年开始的下行态势,销售量同比下降52%。甘、金两区依旧为主战场,销售面积合计为94万㎡,占全市普宅销售量近8成。普宅去化速度放缓,存量有所下降,去化周期提升至20个月。
东港板块上半年无新增供应,以去库存为主。2022上半年销售24万㎡,为近五年销量低位;受市场下行及开发商低价走量策略影响,均价同样位列近五年低谷。存量高达108万㎡,去化周期22个月,接近2年,存量集中在公寓产品,目前板块商品住宅存量仅13万㎡,去化周期12个月。80㎡以下/100万以下以小户型商办公寓为主导,居住式公寓集中于100-120㎡,普宅集中于120-140㎡,代表项目招商臻园。
主力80-100㎡/60-100万产品集中在金州北部和开发区小窑湾板块的普宅里,旅顺口区部分主要出自旅顺新城区板块。次主力100-120㎡/80-120万、60-80㎡/80万以下产品分别集中在开发区小窑湾和金州北部板块中。
中山区、甘井子区和金普新区为全市存量前三区域,中山区、甘井子区、旅顺口区存量同比下降,其中中山区、甘井子区存量较同期下降显著,但存量均保持在300万㎡以上,库存充足,中山区主要集中于公寓产品,甘井子区主要集中于大连湾、科技城、体育新城普宅产品。全市销量下滑,导致全市去化周期同比增长,甘井子区、金普新区去化最优,且优于全市水平,其他区域均高于全市水平。
5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7%,与上月持平;5年期以上LPR为4.45%,较上月下降15个基点。
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在连续三个月不变后迎来下调。
究竟怎样的居所,才能够匹配当代都市人群心中的理想生活?
刚刚过去的11月,北京新建商品房市场整体成交量走低,但中高端项目表现强劲,均价10万+的楼盘成交量环比增加约74%。
8月北京新建商品房(不含拆迁房,商品住宅、共产房、写字楼、商业)供应市场保持平稳,成交市场小幅下滑。
根据北京中原新房统计,上周(8月23 -29日)北京商品住宅(不包括回迁房,剔除共有产权房,含普通住宅+豪宅+别墅)成交额82.02亿元,环比前一周上涨23%,市场止跌回升。
上周北京商品住宅累计成交82.78亿元 环比下跌19%。
根据北京中原新房统计,7月北京新建商品房(不含拆迁房,商品住宅、共产房、写字楼、商业)供应市场环比有所增长,成交市场小幅下滑。
上周(6月28日-7月4日)北京商品住宅(不包括回迁房,剔除共有产权房,含普通住宅+豪宅+别墅)成交额116.2亿元,环比前一周下滑5%
根据北京中原新房统计,上周(5月10日-16日)北京商品住宅(不包括回迁房,剔除共有产权房,含普通住宅+豪宅+别墅)成交额88.05亿元,环比前一周大增102%。
根据北京中原新房统计,上周(4月5日-11日)北京商品住宅(不包括回迁房,剔除共有产权房,含普通住宅+豪宅+别墅)成交额55.18亿元,环比前一周下跌32%。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