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北京5月15日消息,央行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总的看,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坚持稳健取向,实现了较好的调控效果,有力支持经济发展恢复向好。
北京4月28日,据人民银行官网消息,2023年一季度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11.8%;一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元,同比多增2.27万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提升,个人住房贷款增速回落。
据央行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近日举行2023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调查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阮健弘,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罗延枫主持新闻发布会。以下为文字实录。
认真落实商务部“消费提振年”部署要求,坚持“五子”联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聚焦“便民”“提质”,推动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再提升,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切实增强市民群众获得感,特制定本行动方案。
“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众号14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一季度(总第100次)例会于4月7日在北京召开。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金融统计数据再次超出市场预期,在总量与结构上均有亮点,尤其是前期“企业强、居民弱”的信贷格局在3月进一步优化,折射出随着宏观经济不断转好,居民就业和收入趋于稳定,信心和预期明显恢复,消费投资需求呈现回升态势。
北京4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日在美国华盛顿出席二十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时表示,中国经济正在企稳回升,通胀保持低位,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预计今年GDP增速将达5%左右。
易纲在发言中表示,中国经济正在企稳回升,通胀保持低位,房地产市场出现积极变化,预计今年GDP增速将达5%左右。
日前,人民银行天津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天津市分局推出针对性、操作性强的实施意见,推动全市金融系统以高质量金融支持天津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2月28日电 国家统计局网站28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人民银行统计,2022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13.99万亿元,同比增长11.1%;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21.31万亿元,同比多增1.36万亿元。
近日,苏州市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苏府规字〔2023〕1号),推出12个方面55条政策。其中在房地产方面,《措施》提到,苏州将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支持房地产业合理融资需求,全力以赴保交楼,切实维护购房者利益;优化调整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政策,促进房地产企业加快资金回笼。
1月28日,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促进养老产业发展的意见》。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围绕这一重点任务,中央各部委谋新策、出实招。“新华视点”记者从中央部委近期召开的工作会议及相关采访中梳理了相关重点。
据中国银保监会网站消息,13日,银保监会以视频形式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会议强调,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银行保险监管工作意义重大。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12月29日,北京三轮供地明星地块——丰台造甲村FT00-1516-6031、FT00-1514-6039地块正式公布案名:君礼著。
2022年12月11日,2022年中国责任投资周(2022 China SIF Week)边会活动“公益金融:金融资管助力公益慈善”研讨会顺利举行。
近日,在福建福州举办的“服务共同富裕的金融创新”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探讨金融创新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扩中提低、保障民生、防控风险等方面的政策路径,以及金融支持共同富裕的地方实践探索,致力于构建新时代“共富金融”理论体系,推进福建高质量发展。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