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5月29日,新华联公告称,新华联文化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于 2023 年 5 月 11 日 在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披露了《关于全资子公司收到法院受 理破产清算裁定的公告》(公告编号:2023-048)。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以 下简称“长沙市中院”)出具《民事裁定书》〔(2023)湘 01 破申 6 号〕,裁定受 理申请人对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南新华联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华 建”)的破产清算申请。
5月26日,金科股份发布关于深圳证券交易所关注函回复的公告。
4月13日,珠江股份(600684)公告,公司连续12个月累计未披露诉讼共计9宗,累计涉案金额约4,778.57万元,达到202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10%以上。
北京1月13日,近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再次明确要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并强调要配合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落实好16条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要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更好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等。
北京1月9日,武汉原绿世嘉置业有限公司(简称“原绿世嘉”)发布了第四次重整意向投资人预招募公告。该房企是武汉东西湖区楼盘武汉当代境MOMA的项目开发公司,项目受大股东当代集团总部资金紧张、债务影响而停工数月,公司则在2021年底申请了破产清算。
业内人士预计,四季度将迎来新一轮房贷降息潮,有助于降低房贷成本和提振市场交易行情。
9月7日,河南省郑州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将在9月8日下午召集已在郑州市出现项目逾期交付和已售停工的开发商开“保交楼”吹风会。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启了住房商品化改革,随着土地市场全面推行“招拍挂”制度,房地产市场迎来快速发展,尤其在2009年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等政策带动下,房地产业出现迅猛发展的黄金十年
近期烂尾楼业主强制断供事件持续发酵,备受市场关注。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上百个停工或烂尾楼盘的业主决定强制停贷。
全国性AMC(资产管理公司)低调而迅速地进场,或将拯救房企于水火之中。
因楼盘烂尾、开发商申请破产,该法院判决由开发商承担剩余贷款的还款责任,而不是购房人。
买房对很多家庭来说都是大事,虽然碰到房子在交付前烂尾的概率很小,但碰到了可能就是不小的损失。更让人揪心的是,购房人不仅拿不到房子,还要向银行按时支付按揭贷款。
2月15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日前发布《广州市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在2月16日至3月17日面向社会公开征询意见,对保障性租赁住房认定条件予以明确。
2月18日,澎湃新闻从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官网获悉,为明确和规范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规则,保障全市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房源供应,2022年2月15日,广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广州市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认定办法(征求意见稿)》。
1月20日,澎湃新闻从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看到,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于18日发布案件公开公告,该院于2022年1月4日裁定受理上海青客公共租赁住房租赁经营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破产清算一案,公告显示,其债权人应在3月20日前进行线上申报债权。
购买了这些企业开发项目的业主,有可能会面临楼盘烂尾问题。那么,面对如此困境,他们该如何保障自身权益?
10月19日,银亿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亿股份”)管理人发布公告,对银亿股份收到的深交所《关于对银亿股份有限公司的关注函》进行回复。
近日,远洋集团发布公告称,拟与国际资本出资成立14亿美元写字楼基金,聚焦于一线核心写字楼;同时,远洋还将旗下两个项目注入基金中。分析人士指出,远洋集团在降低重资产持有比重的同时,实现大量现金回流,将为拿地及收并购动作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
8月24日,天津松江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
“十四五”开局之年,新办涉税市场主体数量再创新高,市场活力有效激发,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向好。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累计达624.3万户,较2020年增长27.3%,较2019年增长22.8%,日均新办涉税市场主体超3.4万户。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