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中交地产2023年4月25日业绩说明会。
龙湖集团新任董事长陈序平表示,地产行业经历了深度调整,拐点已现。
土地和房子的关系,就像面粉和面包一样。可以说,地拿对了,地产项目就成功了一半。
土地和房子的关系,就像面粉和面包一样。可以说,地拿对了,地产项目就成功了一半。随着近日长春2022年第二批集中供地落下帷幕,至此,全国22个重点城市今年第二批集中供地已全部完成,部分动作快的城市已经完成了第三次土地集中拍卖。在当前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的形势下,房企对于拿地持什么样的态度?土拍市场有哪些新变化?呈现出哪些特点?笔者梳理近期的土地成交记录发现,各地土拍市场持续分化,地方性中小房企开始躬身入局。
今年全国22个城市第二批集中供地总成交住宅用地(含综合用地)444宗,土地成交面积2116.86万平方米,土地出让金总额5449.34亿元,整体溢价率约为3.05%。
在北京第三轮集中供地中,时隔一年首次回归的海淀,巧合的成为了朝阳空仓后的补位。并以总成交价150.93亿元超越丰台拔得头筹。
在房地产行业经历着从资金快周转的粗放增长时代进入到精细化、深耕化、回归产品时代的转型阶段,一些长期以来,一直走得稳、走得准的房企才能在市场动荡和行业洗牌中,实现弯道超车,逆势前行。
截止2022年上半年末,滨江集团土地储备中杭州占62%,浙江省内非杭州区域占比22%,浙江省外占比16%。优质的土地储备为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随着房地产行业整体规模持续放缓,企业发展的增涨方式正待重新定义。当“高杠杆、高负债”式扩张路径被切断,当“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整个也纷纷进入了“换挡期”。品牌企业正在由“求量”转向“保质”。
截至目前,2022年22城首轮集中供地全部完成,部分城市也已启动第二轮土拍。在市场低迷、利润不济背景下,集中供地地块竞拍对房企利润率的影响仍是行业一大关注点。
坚持初心、坚持风险管控和底线思维、不排斥竞争、不轻言放弃、勇于尝试和改变等高频词都体现了路劲地产的发展风格。
2021年大唐集团控股在3+X战略下,实现增收又增利、全年销售业绩超额完成,核心业务指标稳步增长。
2021年龙湖集团秉持“空间即服务”战略,在坚持战略导向和长期主义的原则下,整体业绩稳中有升、收入结构和财务指标持续优化。
3月24日,南京市规划资源局发布了2022年南京第一批集中供地名单,公告中推出20幅地块,用地总面积68.58公顷,起拍总价267.23亿元。该批地块将于4月6日至13日报名,4月15日网上公开竞价出让。
3月22日,招商蛇口2021年度业绩发布会暨投资者交流会在线上召开,董事长许永军、董事总经理蒋铁峰携公司管理层参加会议。
今年,土地拍卖国企较为抢眼,多是单独拿地。土地市场回暖得益于政策定调使得宏观环境更趋宽松。各地房地产政策有所松动;土地拍卖规则也趋宽松。未来市场可能更趋分化,一二线城市市场前景更为乐观。
1月27日,北京市第二批次集中供地的丰台周庄子地块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
12月27日,北京第三批集中供地随着房山地块的成交正式收官。此次北京合计供应12宗住宅用地,有10宗顺利出让,另有2宗流拍,总成交规划建筑面积约90.98万平方米,总成交金额约276.83亿元。
第三批集中供地迎来尾声,杭州压轴出场最终成交35宗地块揽金760亿元,其中24宗地块触及竞价上限进入摇号环节,9宗地块以底价成交。至此,本年度杭州三轮集中土拍已落幕,全年土拍揽金总额超3000亿元。
全国人大披露了10月1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上的一份文件,内容为财政部部长刘昆对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决定(草案)的说明。短期的行业困境不会影响房地产税的推出,其出台与执行是必要的。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