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3月8日,石家庄市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关于印发《石家庄市2023年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其中提到,10月底前,按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方案内容全部完工。通过新建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为小房引入电源等方式,因地制宜解决电动自行车充电难问题。
日前,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今年河西区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周边配套设施提升工程“园林绿化改造提升项目”,计划建设16个“口袋公园”。
今年,河西区拓展绿色空间,拟新建16个“口袋公园”,通过打开原有封闭式绿地、提升植物层次、丰富植物品种、增加体育设施等措施,方便周边群众就近游园。
列入今年全市20项民心工程的地铁11号线一期东段工程,目前项目建设迎来重大进展。
春至海河西岸,蓬勃生机涌动。打造中央商务区小白楼片区、泰达大厦“变身”国际航运中心大厦、建设“一刻钟综合服务圈”……今年,河西区锚定建设经济强区、打造品质之城的目标,开局争先,实干为要,力争早日把“施工图”变为“实景图”。
作为我市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公园,水上公园自1951年开放以来,承载着几代天津人踏春赏花、泛舟游湖的美好记忆。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人民至上”理念落到实处,经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区委、区政府决定,实施2023年20项民心工程。
市住建委举行2023年全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确定了本市今年建设领域“大盘子”。
昨天,出席市第十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天津广丰大药房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迎向大会建议,推广口袋公园建设,拓展居民休闲空间。
记者从滨海新区获悉,2022年,滨海新区全力确保民心工程各项任务落实落地,50个民心工程子项已全部完成全年任务,向“滨城”百姓交出一份暖心答卷。
12月22日,从单栋加梯到全小区加梯,再到整居委加梯,到如今的全域加梯……作为居民出行的“第一步”和回家的“最后一步”,上海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民生工程跑出“加速度”。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今年本市20项民心工程中,全力保障供气供热,加快供热、燃气旧管网改造,全年改造各100公里。
日前,作为本市2022年20项民心工程之一,全市新建的27处停车场均已完工。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件利民便民的好事,每年也都会列入本市的民心工程。从市住建委获悉,2022年本市已完成123个老旧小区改造,除了以往的基础类改造项目,今年还着重增加了社区服务配套设施,通过老旧小区改造,新增车位3600余个,智能安防系统36套。
筑牢为民情怀,回应群众期盼,桩桩件件民心工程办到百姓心坎上,充分彰显出天津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近日,从天津市公安局人口管理总队获悉,作为今年天津市20项民心工程之一的智慧平安社区建设,已完成2862个社区,超额完成17.8%。自2018年以来,总计已建成7164个智慧平安社区,实现我市城镇地区智慧平安社区建设全覆盖。
前不久,东丽区居民王大爷的老伴儿走丢了,两天内杳无音信,家人心急如焚。没成想,民警通过智慧平安社区系统,仅用两个小时就找到了大娘。
日前,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了市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工作情况的报告。
和平区在立足“六稳”“六保”的工作基础上,积极稳步推进全区智慧平安社区建设工程,目前经过验收已全部完成,实现了全区智慧平安社区全覆盖。
今年我市第一次将“大力推进停车设施建设”列入20项民心工程,充分利用桥下空间、闲置空地等资源,有效增加停车泊位。针对老旧小区、医院、学校等重点区域,合理设置显示道路停车泊位。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