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11月29日,北京、杭州及武汉三地完成年内第四轮集中供地。同日,无锡完成第五轮集中供地。四城土拍成交金额分别为,北京135.2亿元、杭州98.94亿元、武汉47.64亿元以及无锡224亿元。这意味着,北京、杭州、武汉和无锡一日卖地收入合计达505.78亿元。
8月8日-11日,以“创造未来 寻求破解之道”为主题的2022博鳌房地产论坛在广州召开。
随着楼市调控常态化,国内房地产市场分化持续,房企聚焦高能级城市及核心区域的投资策略延续。滨江集团积极布局,夯实大本营的发展基础。但目前行业处于下行周期,滨江集团偏安一隅,也存在发展隐忧,能否踏准市场节奏,还需时间印证。
4月份,受部分城市扎堆进行首轮集中土拍的带动,主要城市土地市场成交规模环比回升,土地市场活跃度有所提高。
4月份,受部分城市扎堆进行首轮集中土拍的带动,主要城市土地市场成交规模环比回升,土地市场活跃度有所提高。
2021年,中国土地市场“熄火”。主要城市自2015年以来持续上升的土地出让收入也出现首次下滑。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政策“纠偏”的落地和市场信心的逐渐恢复,2022年,土地市场仍将以稳为主,市场热度延续低位,不同区域间分化加大,其中,长三角或仍为房企投资的聚焦地。
2021年,中国土地市场“熄火”。主要城市自2015年以来持续上升的土地出让收入也出现首次下滑。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政策“纠偏”的落地和市场信心的逐渐恢复,2022年,土地市场仍将以稳为主,市场热度延续低位,不同区域间分化加大,其中,长三角或仍为房企投资的聚焦地。
2021年,中国土地市场“熄火”。主要城市自2015年以来持续上升的土地出让收入也出现首次下滑。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政策“纠偏”的落地和市场信心的逐渐恢复,2022年,土地市场仍将以稳为主,市场热度延续低位,不同区域间分化加大,其中,长三角或仍为房企投资的聚焦地。
房地产税的试点实施意义在于改变未来预期,并非要“打压房地产”。科技势必取代基建成为发展的底层逻辑构成,房地产即使失去支柱行业地位,也仍将是重要行业构成之一,“五年”既是时间表,也是在制定政策时的“温和考虑”,坚决支持改革。
在重点城市集中供地政策之下,中国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出现一波集中成交。
在重点城市集中供地政策之下,中国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出现一波集中成交。
6月4日,房地产行业迎来重磅政策:财政部等四部门发布了《关于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 《通知》),在业内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首批51幅地块中的36幅达到最高限价,需通过摇号决出买家,占比超过7成;另外15幅宅地中有8幅底价成交、7幅溢价成交,两日“揽金”高达992.5亿元。
土地出让金征管新规背后有深意,归属权仍属地方 短期对房地产市场影响不大
日前,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将由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征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下称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全部划转给税务部门负责征收。
日前,财政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划转税务部门征收有关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明确将由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征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矿产资源专项收入、海域使用金、无居民海岛使用金四项政府非税收入(下称四项政府非税收入),全部划转给税务部门负责征收。
今年7月起,我国将开始在河北等地展开试点,把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征收的土地出让收入划转给税务部门,明年将全面实施征管划转。记者昨天获悉,财政部这一重磅新规出台,并不意味着土地出让金制度发生变化,但土地出让收入的进一步透明化、规范化,将引导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环节更趋谨慎。
今年7月起,我国将开始在河北等地展开试点,把自然资源部门负责征收的土地出让收入划转给税务部门,明年将全面实施征管划转。记者昨天获悉,财政部这一重磅新规出台,并不意味着土地出让金制度发生变化,但土地出让收入的进一步透明化、规范化,将引导地方政府在土地出让环节更趋谨慎。
5月20日晚,上海土地市场网发布了首批集中供地出让公告,至此,22个重点城市首批集中供地计划均已出炉。
5月20日晚,上海土地市场网发布了首批集中供地出让公告,至此,22个重点城市首批集中供地计划均已出炉。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