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近日,在城市副中心举行的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市规自委通州分局常务副局长郭宝峰发布了副中心产业空间地图,布局十大重点产业功能区,打造六大重点产业空间体系,构建“一轴一带”整体产业发展格局,为产业项目提供全面的用地资源。
3月17日,“天津文旅品质年”主题新闻发布会在天津民园广场召开。会议主要讨论了《天津文旅品质年实施方案》的主要内容,以及由北方演艺集团打造全新沉浸式演出项目的各项实施举措。
广州3月9日,广州市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9日在广交会展馆举行,现场发布《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关于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六大行动”工作方案》。
2023年的“五一”旅游热,比以往年份来得更早一些。
京西老煤矿变身首个能将火车开入酒店大堂的综合性度假村,中国第一条地铁线建设支线延伸到丰台河西地区,黄城根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向更多区域布局……这些都是今年本市将建设的重点工程。
开年以来,随着各地消费持续回暖,多家银行纷纷出台新措施,加大对消费领域的金融支持,激发消费市场活力。
虚拟现实技术让游客“触摸”到山西平遥古城历史、高科技光影技术让千年名楼黄鹤楼“活”起来,“数字技术+灯彩艺术”让上海豫园灯会成为充满奇花异草的美学奇境……数字技术在旅游业中不断应用,新颖的数字旅游体验项目接连出现,文化和自然遗产以更加多元、立体、鲜活的形式呈现在游客面前。专家认为,促进数字经济和旅游业深度融合,促进旅游业数字化转型,将为加快旅游产业化发展提供更多空间。
天津2月19日,从天津援疆前指获悉,由天津援疆斥资支持建设的库尔班·吐鲁木文旅产业园落成揭牌仪式于18日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托格日尕孜村举行。
春节旅游余热尚存的山西太原,于14日召开“中国·太原文化旅游推介招商大会”,意在通过整合文旅资源、出台优惠政策、建设文旅项目等一系列举措,让旅游市场持续升温。
2月10日,湖北文旅重点项目招商签约大会10日在武汉举行,62个文旅重点项目签约落户湖北,总金额达1125亿元(人民币,下同)。
2月3日,从中铁十七局集团获悉,集大原高铁已进入架梁施工阶段,为后续全线铺轨奠定坚实基础。
近日,苏州市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苏府规字〔2023〕1号),推出12个方面55条政策。其中在房地产方面,《措施》提到,苏州将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支持房地产业合理融资需求,全力以赴保交楼,切实维护购房者利益;优化调整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政策,促进房地产企业加快资金回笼。
2月1日,贵州省2023年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举行。此次贵州全省集中开工重大项目687个,总投资3767.67亿元(人民币,下同)。
1月30日,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包含十二方面共计55条措施,其中一方面单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月29日,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通报:今年春节假期,全省60家重点监测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299.21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3.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2.4%和95.4%。
旅游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恢复和扩大消费的重要抓手。当前正值“两节”旅游旺季,文旅市场明显升温,一些平台的文旅产品预订热度已超去年同期。大众文旅消费需求加速释放,助力行业恢复信心,引领文旅供给创新发展。
随着防疫措施调整为“乙类乙管”,以及出入境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国内旅游市场复苏迎来崭新局面。12月31日,携程集团“中国旅游振兴A计划”启动仪式在天津市政府的支持下跨年启动。“中国旅游振兴A计划”也得到了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百余家文旅厅局的积极响应。
自12月28日开始,长春市将滚动发放总金额为2000万元的文旅消费券,其中定向消费券和消费立减券1500万元,消费满减券500万元。
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工作的通知》,决定开展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申报评选工作。
日前,从唐山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获悉,2022年以来,唐山市文旅系统培育市场主体,强化项目建设,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推进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建设赋能升级。1至10月份全市旅游接待4350.3万人次,旅游收入423.8亿元;86个重点文旅项目完成投资97.53亿元,投资完成率居全省第二。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