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2023年全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有了明确任务书。3月22日,笔者从市住建委获悉,2023年全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任务已下达给各区,今年,全市新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301个,新完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43个。
芍药池、牡丹园翻好了土,静待播种时节;锈迹斑驳的健身器被拆除,装上了崭新的篮球架;楼道里的杂物被清理干净,过道不用再小心翼翼侧身走。走进西城区槐柏树街北里17号院,任谁都看不出这是有着20年房龄的老小区。小区的变化始于全体业主亲手选出了业委会和物业,物业费的收缴率也达到100%。居民们都说,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组成了一套“铁三角”,三方合力,共同治理小区。
作为一项重要城市更新项目,位于大钟寺地区的中坤广场经过改造已迎来抖音等企业的入驻。配套下沉广场将于10月交付使用。
私搭乱建堆物料、违章停车小广告、社区居民诉求高……这些老旧小区普遍存在的顽疾痼瘴既是城市治理的痛点和难点,也是文明城区创建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启动危旧楼房改建和简易楼腾退20万平方米,老旧小区综合整治新开工300个、完工100个,老楼加装电梯新开工1000部、完工600部。
近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办“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来自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信局,市住建委,市商务局的主要负责人,现场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介绍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安排。
1月15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开幕。北京市代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北京今年将筹建保障性租赁住房8万套,竣工各类保障性住房9万套,保持住宅用地稳定供应,保障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千头万绪的事,说到底是千家万户的事。”新时代首都发展,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让人民生活幸福”。北京市委市政府牢记“国之大者”,用一根热线“绣花针”,穿起民生“万根线”,落细落小、多办实事、办好实事,将党的工作融入万家灯火,把党的服务送到千家万户,撬动了一场超大城市治理的深刻变革。
老楼加装电梯应由业主表决确定。11月25日,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条例将从2023年3月1日起实施。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改革方案》的通知
今年,和平区将适老化改造纳入20项民心工程,在多个社区进行试点改造。
“别瞧还没来暖气,这屋里可比以前暖和多了!”家住北京市丰台区益丰园的陈阿姨摸着加装了保温层的墙壁说。北京市住建委近日披露了2022年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任务清单及实事事项三季度工作进展情况,市属老旧小区改造新开工201个、完工104个。其中,新完工小区数量已超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全年工作任务要求。
在世界城市日全球主场活动中,上海近年来加装电梯不断提速的成功经验,引发国内外人士的浓厚兴趣。作为重要民生工程,5年来上海累计完成加梯2756台,为很多“悬空老人”解决了出行难题。
4月24日,北京市住建委发布《关于确认2022年第一批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的通知》,公布了今年第一批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房山区、顺义区、大兴区、昌平区、怀柔区、密云区、延庆区共13个区、2021个楼栋,改造总建筑面积约1068万平方米。
3月28日,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今天表示,该委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市城市管理委、市消防救援总队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建设组织管理的意见》,增强老旧小区改造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实现改造工作高质量发展。其中,将根据小区综合整治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居民诉求等进行综合整治方案设计,突出细节设计、回应合理个性化需求。
2021年,对整个房地产市场而言,可谓“前高后低”。上半年成交总体保持高位,百强房企累计销售业绩规模同比增长36.7%;下半年市场却持续转冷,规模房企平均目标完成率远不及历史同期。同时,一系列政策的落地,也让行业开始寻求新的发展道路。
近日,2022年北京接诉即办“每月一题”公布,其中将重点解决老楼加装电梯等17个高频共性问题。
和平区新兴街卫华里社区同安南里4号楼1门加装电梯正式投用。
屋里暖和了”“小区环境好多了”“天天开心着呢”……在一声声的肯定中,已逾古稀之年的居民冯加利笑开了花。让老人如此高兴的,是正在进行的老楼改造。
“需求清单”注定越拉越长,政府部门大包大揽不科学也不实际,必须由物业公司发挥基础作用。可以说,今天语境下的物业管理正超越单纯的商业行为而带有公共属性,回应民之所需,参与基层治理,成为维护城市“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力量补充。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