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北京首条跨市域的区域快线平谷线迎来最新进展!该线路已经进入施工高峰期,目前6座车站实现封顶。6月2日,记者探访马坊站至马昌营站区间看到,线路高架段开始架梁施工,到2024年底,全线结构有望实现洞通。
天安门向东20余公里,北京城市副中心,一个个重大项目加速推进,众多标志性工程投入使用。一座“未来之城”抢时间、拼发展,奋力向“立长远、强功能,全面上台阶”迈进。
荣盛发展在环京已经搭建起非常成熟完善的项目布局,在兴隆、香河、廊坊、涞水、张家口、永清、霸州等地布局了大量在建及在售项目。
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交通、住房、医疗、教育等领域配套设施改造升级……日前,密云区2023年110项工程集中开工,总投资规模453亿元,主要涉及保水保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保障等领域。
国家发改委地区经济司在通州区召开推进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现场工作会。记者获悉,通州区与北三县将加快构建一体化交通网络,依托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有效衔接城际铁路、高铁、城市轨道交通和地面公共交通。到2025年,公交优先的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建立;到2035年,智能绿色、高效便捷的公共交通体系建成。
北京1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组)30日在北京市通州区召开推进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现场工作会,标志着通州区与北三县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迈入新阶段。
推动北京市通州区与河北省三河、大厂、香河三县市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点工作。
10月31日,三湘印象森林海尚城优质的产品、优越的配套给交付现场的购房者吃了一颗“定心丸”。
疫情影响与行业下行交织,楼市行情难言乐观。房地产市场整体成交不及去年同期水平,且库存攀升。
据北京市政府官宣披露,《通州区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目前已经完成法定审查程序,待修改完善公示后,将以市政府的名义批复、发布。
据悉,作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标志性线路,轨道交通22号线(平谷线)北京段可行性研究报告近日获批,这条跨越京冀、备受关注的轨道线路迈进全面建设阶段。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城市副中心党工委管委会、通州区委区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市委决策部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撸起袖子加油干,有序拉开城市框架,积极承接功能疏解,主动实现深刻转型,呈现生机勃发的良好态势。北京通州,这座千年大运河畔的历史名城,由远郊区县成长为城市副中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14日从北京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近日《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2022年工作要点》正式印发。要点提出,北京将以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为统领,带动协同发展重点领域取得新突破。
8年来,北京市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牛鼻子”,持续加强与天津、河北两省市的协同联动,推动雄安新区和城市副中心“两翼”联动发展,产业发展活力持续增强,重点领域任务取得新突破,区域协作水平持续提升,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9条(段)地铁线开通,通车线路为历年最多;连接北京与廊坊北三县的厂通路同步开工建设北京段河北段……临近年底,北京基础设施建设迎来“开工”和“开通”的双丰收。
从河北省政府新闻办11月18日召开的河北市场监管扎实开展质量提升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河北省连续三年在国家质量考核中实现增比进位,全省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城乡建设、政府公共服务“六大质量”稳步提升,进一步筑牢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基。在有关部门共同努力下,全省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84.01,连续三年处于中等竞争力水平。
与北京通州一河之隔的河北三河,曾以“睡城”而闻名:这里高楼林立,数十万“北漂”在此买房安家,房地产业一度异常繁荣。最火爆时,三河市房地产业投资占比约47%、税收占比近60%。
城市副中心、“回天”、城南、平原新城、新首钢……北京城正上演提升焕新的“加速度”。近日,市发改委披露了2021年度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分工上半年完成情况,其中披露,新一轮“回天行动计划”已经市委市政府相关会议审议,拟于近期印发实施。同时,新一轮“城南行动计划”与“平原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也已经过审议,即将印发实施。
2021年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在河北廊坊市会展中心举行。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