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新年刚过,北京土拍市场低调回暖。
11月29日,北京、杭州及武汉三地完成年内第四轮集中供地。同日,无锡完成第五轮集中供地。四城土拍成交金额分别为,北京135.2亿元、杭州98.94亿元、武汉47.64亿元以及无锡224亿元。这意味着,北京、杭州、武汉和无锡一日卖地收入合计达505.78亿元。
11月21日,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发布重庆第三批次集中出让地块,10宗地块总出让面积为58.73万平方米,总计容建筑面积94.21万平方米,起始总价为63.78亿元。
11月21日,重庆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发布重庆第三批次集中出让地块,10宗地块总出让面积为58.73万平方米,总计容建筑面积94.21万平方米,起始总价为63.78亿元。
一线城市的补仓拿地对于房企来说至关重要。在前年上海围标事件和去年多次“陪跑”北京土拍的情况下,中海地产为了守住一线城市的市场份额,开始“攻城略地”。
9月23日,北京市2022年第三批集中供地落下帷幕,本次共出让18宗商品住宅用地,共计揽金500.295亿元,总土地面积约74.8万㎡,总建筑面积约148万㎡。
在北京第三轮集中供地中,时隔一年首次回归的海淀,巧合的成为了朝阳空仓后的补位。并以总成交价150.93亿元超越丰台拔得头筹。
一处好的居所已成为人们享受生活的主场,然而隐藏在建筑深处的隐患却常常让人防不胜防。南京地处长江中下游,每逢夏季连续降雨,不少小区外墙、车库等便开始出现渗水问题,外墙渗漏问题短时间内不会影响建筑物使用寿命和安全,但却会带来壁纸变色、涂料起皮、墙面发霉、粉刷层脱落等一系列问题。
据安徽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8月24日,合肥市发布第三批集中供地公告,合计28宗地块,出让总面积约为218.79万平方米,总起始价为277.41亿元。挂牌日期为9月13日至9月22日,9月23日9时开始宣布竞得人,愿意继续竞价的转入现场竞价。
个别热点地块令人重温久违的土地“热拍”,但是摇号难知花落谁家,有惊喜,也有遗憾。历经线上线下两天竞价,北京第二批集中拍地于6月1日落幕,共挂出17宗地块,流拍3宗,成交14宗,总成交金额499.58亿元。在成交的14宗地块中,7宗底价成交,还有4宗地块竞拍至最终环节,溢价率达到上限15%。
延期一周后,北京第二轮集中供地在儿童节迎来收官。经过预挂牌、线上竞价两轮预热后,7宗地块于线下上演拉锯战。
6月1日,上海首批集中供地首日,20宗地块开拍。出让文件显示,上海首批集中供地共出让40宗地块,总出让面积210.51万平方米,起始总价为850.7亿元。
6月1日,北京第二批集中供地的7宗地块进入现场竞价环节。上午场的最后一宗地块亮相,朝阳区崔各庄乡奶西村棚户区改造土地开发项目29-319、320地块仅获一轮举牌,由首开收入囊中,成交价约40亿元,溢价率约1.5%。
受迫于地块两极分化的局面,历经多轮实战演练后,“精准投资”、“以销定投”已成为房企的拿地铁律。北京年度二批次土拍规则的多重优化,更提升了房企在五月底的土拍决战中杀出重围的动力。
8幅底价成交,3幅溢价成交,“触顶”的地块也有3幅,无人报名而流拍的地块多达6幅。
北京楼市的开春,以一场“夺地大戏”拉开了土地序幕。
2月17日,北京2022年首轮集中供地收官。在当天的现场竞价中,8宗地块全部现场成交,总成交金额约273.26亿元。加上昨日(2月16日)成交的9宗地块,北京首轮17宗涉宅地块共揽金480.2亿元,平均溢价率仅4.46%,此外还有1宗地块流拍。
12月3日,佳兆业健康集团控股有限公司(00876.HK)发布执行董事及联席总裁辞任的公告。
11月30日,上海第三轮集中供地竞拍第二日,有5宗宅地进入现场竞买环节,出让金合计62.38亿元。当日成交地块中,仅位于奉贤新城的一宗普通商品房、商业用地底价成交,其余4宗宅地均触及最高限价,进入一次性报价阶段。
在房地产行业C端时代,企业的服务水平更显重要,除了提供好产品,还需要好的服务去打动客户。当下,交付已是房企发展的核心环节之一,提供高质量交付服务是房企兑现自身价值的一张答卷,越来越多的房企开始注重品质交付的体系搭建和完善。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