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复苏在途,信心重启,经历了“至暗时刻”的房地产行业终于在2023年迎来企稳之年。
前几日,全国两会正式闭幕,但是社会上关于“养老”的讨论仍在延续。
五年来,我们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加民生投入,着力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为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近日石家庄市出台《2023年民生工程实施方案》,今年将在全市继续实施20项民生工程。全年任务力争今年10月底前基本完成,12月底前高标准、高质量完成。
日前,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今年河西区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周边配套设施提升工程“园林绿化改造提升项目”,计划建设16个“口袋公园”。
今年,河西区拓展绿色空间,拟新建16个“口袋公园”,通过打开原有封闭式绿地、提升植物层次、丰富植物品种、增加体育设施等措施,方便周边群众就近游园。
2月17日,广东省物业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广州隆重举行。
今年,单伟彪为路劲地产二十年品牌主张做了新的注脚——敏而劲行。
在家走路怕摔、洗澡怕滑,线上挂不上号、打不到车……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在各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中都有可能遇到难处。“适老化改造”应运而生。
春至海河西岸,蓬勃生机涌动。打造中央商务区小白楼片区、泰达大厦“变身”国际航运中心大厦、建设“一刻钟综合服务圈”……今年,河西区锚定建设经济强区、打造品质之城的目标,开局争先,实干为要,力争早日把“施工图”变为“实景图”。
为深入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把“人民至上”理念落到实处,经区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区委、区政府决定,实施2023年20项民心工程。
报告在回顾过去五年和2022年工作的同时,还明确了未来五年南京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以及今年将重点做好的十个方面工作。
老旧小区改造,是提升老百姓获得感的重要工作,也是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约21.9万个城镇老旧小区的改造任务。数量这么大,任务这么重,今年完成情况怎么样?老小区换了个新面貌之后,还有其他变化吗?居民们,特别是老小区里数量众多的老人们,感受明显吗?通过一组数据,来梳理一下今年老旧小区改造,我们到底做了什么↓
2022年,沈北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历史性突破400亿元、预计同比增长2%,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增长3%。全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向上向好。
贝壳研究院美好生活研究中心联合和君康养事业部、安馨康养集团发布了《2022中国家庭适老化环境与未来趋势报告》,报告通过1334份对有60-79岁老人的家庭问卷调查,系统地描摹了老年人的居住需求。
筑牢为民情怀,回应群众期盼,桩桩件件民心工程办到百姓心坎上,充分彰显出天津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当下涉足物业行业的大部分非物业企业都是基于技术优势或细分领域盈利动机驱使,缺乏系统的协同方法论。
世间万物有盛衰,人生安得常少年。随着年龄不断增加,老人身体机能会逐步退化,如视力、听力下降;平衡能力变差,容易摔倒;肌肉力量退化,手脚能触及的空间范围变小;弯腰蹲下起身变得更加困难……
随着地产遭遇发展的瓶颈,物业管理行业不得不从内生性增长转向市场化竞争,导致存量项目竞争激烈。
近年来,我市统筹解决“一老一小”问题,相关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各区及相关部门积极探索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落地的新招法。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