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近日,四川泸州某小区内,一个未熄灭的烟头从天而降,将楼下一辆婴儿车的车顶烫穿,所幸未伤及婴儿。高空抛物行为的潜在危害性引发了公众的强烈愤慨,“头顶上的安全”再度受到社会广泛关注。高空抛物涉及哪些法律责任?如果未造成他人身体或财产损失,抛掷人是否可以免责?相关物业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10月底,北京望京某二房东卷款跑路,涉及百余名租户,有租户甚至被骗走十几万元租金。11月11日,北京朝阳区一名“二房东”和其他中介竞争房源失败,伙同两名中介人员闯入租客家中“寻仇”致一人轻伤,被警方带走。
12月3日,澎湃新闻了解到,大连万达集团4名高管因涉嫌受贿,今年6月21日在上海被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两天抓两匪,龙湖物业小哥变身“捕快”协助警方
近日,市民王先生来到南京淮海路派出所报警,称有一名中介人员主动要帮其办理房产证上添加面积,结果骗了自己8万元。
近日,市民王先生来到南京淮海路派出所报警,称有一名中介人员主动要帮其办理房产证上添加面积,结果骗了自己8万元。
超高层写字楼作为一种显性的建筑形态,巍然而立,刷新天际线,也承载一座城市的梦想与荣光。
因楼盘降价销售,引发此前购买的业主不满,近日,武汉多名购房者聚集到政府门前喊口号、举标语,扰乱公共场所秩序,多人被行政拘留。
多位受访“新市民”表示,在城市租房面临成本高、租房信息冗杂、基本权益难保障等问题。租房压力的背后,真实反映出目前市场整体依旧“供不应求”,缺乏有力有效监管等弊端,还需着力调整供给,为住房租赁市场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承重墙有多重要我不懂,反正拆了客厅宽敞多了。”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上传了4张拆除承重墙的照片,并配上上述文字和表情包,颇有戏谑、炫耀之意。对此,网上一片批评声,有人指责该行为是将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当儿戏。
租房是许多年轻人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如何租到满意的房子并非易事。如何让年轻人安心租、放心住?中介、平台、相关部门怎样更好保障租房年轻人的合法权益?近来,本报陆续收到多封读者来信,反映亲身经历,提出意见建议。
随着楼市调控进入深水区,近期多地加速推进住房租赁企业资金监管,要把租金关进监管的“笼子”。
随着楼市调控进入深水区,近期多地加速推进住房租赁企业资金监管,要把租金关进监管的“笼子”。
“从5月份盼到下半年,到底什么时候能开园?”进入7月,各大社交媒体上对于北京环球度假区开园的讨论热度再度攀升。
房主找到中介公司想卖掉房屋,中介公司一般是找到想买房的消费者撮合交易,这一过程通常需要一段时间。
发现小区堆物堆料,公众号一留言,街道和物业立刻处理了;路口缺探头,闯红灯乱停车现象不断,拍照上传网站后,交警深入排查调研;公园噪声扰民,微博上@“北京12345”,社区民警第一时间核实……市民“有事就找12345”的习惯正从电话端向网络端拓展。
原本满心欢喜去购房,没想到钱花了,最后换来的却是“一场空”。“80后”张铭(化名)就是这起“房骗”案中的主角,他谎称自己有“内部关系”,通过伪造印章、合同骗取购房者信任,先后诈骗13名被害人1000余万元购房款。
原本满心欢喜去购房,没想到钱花了,最后换来的却是“一场空”。“80后”张铭(化名)就是这起“房骗”案中的主角,他谎称自己有“内部关系”,通过伪造印章、合同骗取购房者信任,先后诈骗13名被害人1000余万元购房款。
原本满心欢喜去购房,没想到钱花了,最后换来的却是“一场空”。“80后”张铭(化名)就是这起“房骗”案中的主角,他谎称自己有“内部关系”,通过伪造印章、合同骗取购房者信任,先后诈骗13名被害人1000余万元购房款。
原本满心欢喜去购房,没想到钱花了,最后换来的却是“一场空”。“80后”张铭(化名)就是这起“房骗”案中的主角,他谎称自己有“内部关系”,通过伪造印章、合同骗取购房者信任,先后诈骗13名被害人1000余万元购房款。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