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从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今年,河北省将积极对接京津地区文化和旅游资源、产品、产业和品牌,共同打造京津冀文化和旅游发展协同体,努力推动形成京津冀文化旅游资源共享、公共服务协同、平台渠道共用、规范标准共管、精品线路共推的发展机制。
1月31日,澎湃新闻从青海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官方公众号看到,为激发消费市场活力,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恢复回稳,青海省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部门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关于做好当前促进消费工作的十条措施(简称“措施”)。
共建文化旅游走廊 提升消费集聚辐射力
立秋之后,天气转凉,商业街区熙熙攘攘,公园绿道鸟语花香,乡间田野丰收在望,一切都是那么美好。8月11日,由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策划发起的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百城行”大型采访活动走进内江市东兴区,这里是国画大师张大千、新闻巨子范长江的故乡,也是“中国天冬之乡”、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本市近日印发《天津市服务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优化城市消费硬软环境,完善消费设施布局,塑造消费服务场景,打响“天津消费”品牌,提升消费便利度、舒适度和满意度,打造具有国际化水平和全球影响力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多项措施激发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动能。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19日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相关部门编制《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十四五”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经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省部际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于近日正式印发。
成都文旅行业加快复苏步伐,赋能城市发展,开创事业产业新篇章
展现红色主题,汇聚丰富业态,注重互动体验。由万达集团投资建设的大型红色主题文化旅游项目——延安红街6月12日精彩开街。
5月27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在永川召开。
延安红色旅游再添新成员,以红色文化为主题,汇聚丰富业态,突出互动体验的大型新型红色旅游项目——延安红街即将于6月12日开门迎客。
制度创新引来基层人才活水、文化浸润劲吹乡村文明新风、党组织引领拓展村级发展能力……2018年以来,山东在探索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过程中,夯实产业根基的同时注重动力提升,在人才集聚、文化铸魂、组织引领等方面下大力气,通过提升乡村“软实力”,进而为振兴提供“硬支撑”,搅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制度创新引来基层人才活水、文化浸润劲吹乡村文明新风、党组织引领拓展村级发展能力……2018年以来,山东在探索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过程中,夯实产业根基的同时注重动力提升,在人才集聚、文化铸魂、组织引领等方面下大力气,通过提升乡村“软实力”,进而为振兴提供“硬支撑”,搅活了乡村振兴“一池春水”。
日前,记者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了解到,“壮族三月三”假日期间(4月14日至17日),广西共接待游客1577.58万人次,比2019年同期增长3.1%,实现旅游消费收入125.36亿元,比2019年同期增长4.6%(按可比口径)。
4月20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印发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方案的通知。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上半年趋势预测》,今年第一季度的旅游经济运行好于预期,复苏向上的基本面更加稳固。预计今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17.22亿人次,同比增长85%;国内旅游收入将达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02%。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上半年趋势预测》,今年第一季度的旅游经济运行好于预期,复苏向上的基本面更加稳固。预计今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17.22亿人次,同比增长85%;国内旅游收入将达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02%。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旅游经济运行分析与上半年趋势预测》,今年第一季度的旅游经济运行好于预期,复苏向上的基本面更加稳固。预计今年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将达17.22亿人次,同比增长85%;国内旅游收入将达1.28万亿元,同比增长102%。
2021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春季)推介活动13日在防城港东兴市举行。此次推介会以“畅游边海山,乐享生态城”为主题,在广西区内首次开展“春、夏、秋、冬”四季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助力乡村振兴。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