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4月11日上午,在新建北京至雄安新区至商丘高速铁路,雄安新区至商丘段雄安枢纽工程(以下简称:雄安枢纽工程)新建津九上、下行联络线施工现场,随着首根桩基缓缓钻入,标志着雄安枢纽工程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昨天,随着最后一根500米长钢轨平稳铺设在胜芳右线特大桥桥尾,津兴铁路铺轨工程全部完成,为年内开通运营奠定坚实基础。
又是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冀中平原满眼新绿。自2017年4月1日设立消息公布以来,雄安新区立规划、拉框架、显雏形,如今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建设同步推进的阶段。首批疏解的3家央企总部有序推进,中国星网总部主体结构封顶,中国中化、中国华能总部加快建设。首批疏解的4所高校和2所医院选址落位,新成立的中矿集团落户并完成选址,中国中铁产业集群落地雄安,互联网产业园等一批市场化疏解项目开工建设。央企在雄安新区设立各类机构超过140家,其中二级、三级子公司90多家。
荣盛发展在环京已经搭建起非常成熟完善的项目布局,在兴隆、香河、廊坊、涞水、张家口、永清、霸州等地布局了大量在建及在售项目。
天下大事,精于工、匠于心、品于行、创于新。这是匠心精神的精髓,是国之大者的体现。
北京向南100多公里,一座新城拔节生长。从空中俯瞰雄安新区启动区,北京支持雄安建设的“三校一院”交钥匙项目,赫然矗立。它们是雄安新区启动区第一批建设的公共服务与民生保障项目。
截至目前,新建永清东站和安次站两座车站站房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正在进行内部装饰装修和细部细节处理,预计4月前完成。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三地紧紧抓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紧密协同联动,扎实有效推动重大国家战略落地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迈向更高水平。
轨道上的京津冀再迎“新成员”——随着年内津兴铁路建成通车,京津之间将打通第4条高铁通道,天津市、雄安新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融入半小时交通圈。届时,天津市民可以乘高铁直达大兴国际机场。目前,津兴铁路正线铺轨“收尾”,两座新建车站的站房主体结构全部完工。
从今天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河北省着力推动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河北交通运输系统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解难点、疏堵点、去痛点,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持续向纵深拓展。目前,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京津雄核心区半小时通达,京津冀主要城市1至1.5小时交通圈加速形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与保障。
冬末春初,“轨道上的京津冀”建设提速。
近日从市规自委获悉,《北京大兴新城西片区DX00-0401~0413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20年-2035年)》获得批复。《西片区控规》以承接中心城功能疏解和提升城市化水平为出发点,提出打造大兴新城产居融合活力片区的目标。
12月26日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调图后,省会石家庄至首都北京实现了1小时通达、至承德运行时间进一步优化压缩,并开行石家庄至廊坊高铁直通车。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正从蓝图变成现实。八年来,北京交通行业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现京津冀交通领域率先突破,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轨道上的京津冀”初步建成,高速公路网结构得到优化。
从铁路部门获悉,雄商、雄忻、津潍三条高速铁路项目正在加快推进开工准备。
京津冀地区铁路规划建设加快步伐,织密铁路网。国铁集团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聚焦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扎实推进区域铁路规划建设,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
9月20日上午,国家发改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区域协调发展情况。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副司长曹元猛介绍,从2021年起以在京部委所属高校、医院和央企总部为重点,分期分批推动相关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区疏解。目前,首批标志性疏解项目加快在新区落地,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等3家央企总部启动建设,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注册落地,首批疏解的高校、医院基本确定选址。
国家发改委地区司副司长曹元猛2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2017年设立以来,雄安新区经过5年多的规划和建设,已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和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
津兴铁路是连接天津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北京市区的重要干线,是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津兴铁路建设整体从线下施工转入线上轨道铺设阶段,为下一步静动态验收和联调联试打下良好基础。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