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随着楼市的变化,提前还贷的人越来越多,甚至为此排起了长队,不少年轻人也加入其中。选择提前还款当然是为了降息,但专家提醒,“提前还贷不能盲目跟风”。应该理性还贷,既要考虑自己的负担能力,也要考虑未来房贷利率变化,综合作出判断。还有专家建议:降低存量贷款利率或允许购房者将固定利率转为浮动利率。
作为财富“蓄水池”,楼价是反映经济增长预期的重要因素。而香港地产投资价值一直备受国内高净值人群的青睐。
2021年下半年起,中国房地产市场急速降温,房企业绩普遍下滑,行业逐步进入变革期。在此期间,不仅房价、房企销售额、净利润等数据出现波动,顾客对房企产品、服务的感知、评价也随之改变。
2月11日,万科于2022年1月9日召开2022年年会,此次年会的主题是“敢拼就会赢”。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在总结发言时提到,2022年是集团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一年,也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背水一战”就是要么死、要么活,没有中间状态。能解决过去累积下来的包袱就有开始新征程的机会,包袱甩不掉就活不下去。
2018年,头部房企万科提出“活下去”的口号,还被认为是好学生的杞人忧天。却没想到,谨慎派的“一家之言”,竟成为了全行业的“集体焦虑”。
凡舟行遇风难泊,则全身系命于锚。我们将万科的年度汉字定为“锚”,万科在面对行业变幻的同时,其对于锚点的选择更具有确定性,在多年来也是一众房地产企业的落锚点参照,无论是曾经的规模化,亦或是当下的向管理要红利,万科的锚点论永不过时。
进入2022年,房企内部组织架构调整的动作依旧不断。有报道称,万达地产将原来的东区、西区、南区和北区,整合为南区和北区两大区域。同日,阳光城津冀区域、山西区域、北京区域合并亦得到证实。而在几天前,世茂集团宣布对集团及区域职能部门进行调整及合并。
2018年,头部房企万科提出“活下去”的口号,还被认为是好学生的杞人忧天。却没想到,谨慎派的“一家之言”,竟成为了全行业的“集体焦虑”。逾8成典型房企未完成全年目标的2021,“活下去”成为了房地产行业的主要命题。
进入2022年,房企内部组织架构调整的动作依旧不断。
进入2022年,房企内部组织架构调整的动作依旧不断。
12月21日,深圳市辉胜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下称“辉胜开发”)确认成为南玻工业大厦(下称“南玻”)城市更新项目实施主体的消息不胫而走。
12月10日晚间,远洋集团公布了一场股东特别大会的投票结果。结果显示,公司以压倒性优势通过了此前的一项议案,即将旗下的北京CBDZ6地块及远洋光华国际项目注入此前设立的核心写字楼基金中。根据公告,Z6项目的交易总价就达64.15亿元。
继2018年万科喊出“活下去”后,近日,万科集团总部再度发声,倡议转变黄金时代的惯性思维方式,同时“节衣缩食”和打造“战时氛围”。
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今年的冬天显得格外寒冷。随着美元债“爆雷”、信贷收紧,即便是上市龙头房企也到了年下“钱紧”的关头,更何况是仍然在港交所门口徘徊的方直集团。
11月18日,据中指研究院分析称,2022年是房企海外债到期的主要年份,年度到期债务规模3560.2亿元。
11月17日,网传万科在内部下发一份《关于万科集团总部“节衣缩食”和打造“战时氛围”的倡议》。《倡议》提出,要转变黄金时代的惯性思维方式,将经营理念贯穿始终;对不产生价值的动作和开支做减法,花小钱办大事等工作要求;
北京市近日颁布两项惠民措施,涉及广大民众的住房保障问题:一个是《关于加强公共租赁住房资格复核及分配管理的通知》,一个是《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这是典型的惠及民生的重要经济措施。
北京市近日颁布两项惠民措施,涉及广大民众的住房保障问题:一个是《关于加强公共租赁住房资格复核及分配管理的通知》,一个是《北京市住房租赁条例(征求意见稿)》。
过去十年,消费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近日,携程集团公布了截至2020年3月31日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财报显示,携程第一季度的净营业收入为4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2%。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