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近期,有房产中介声称买房可以做到“负首付”,由此关于房贷市场乱象的讨论再次升温。
建立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租赁市场如何发力?促进“租购并举”住房制度加快建立,从租房品质、长租服务、市场规范等方面加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问题,促进房地产开发企业在租赁业务中寻找新的增长空间,促进金融机构进一步探索住房租赁REITs模式等,正成为探索房地产业发展新模式的重要方向。
根据中指研究院最新发布的《4月住房租赁市场月报》:2023年4月,在春季毕业生入市带动下,重点城市住宅平均租金水平延续小幅上涨趋势。4月,全国50个城市住宅平均租金为36.8元/平方米/月,环比上涨0.09%,涨幅较上月收窄0.04个百分点;同比下跌1.66%,跌幅较上月扩大0.05个百分点。
以前的新房交付,百姓只能等缴费、被交房,精装变“惊装”、交付即维权屡见不鲜。为改变业主“先缴费才能看房”的不平等局面,打破行业潜规则,近年来,青岛探索试行“先验后收保维修”的新模式,让购房者收房告别“开盲盒”,推动建筑行业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5月2日,今年“五一”假期,知名滨海旅游城市广西北海人气火爆,前三天游客接待量已破百万人次,远超2019年同期水平。
4月21日,珠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规范房地产广告发布的提示,明确不得在房地产广告中标注或暗示房源为学区房、学位房,不对业主购房后可入读某学校作出保证或承诺的明示或暗示。
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在4月7日举行的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围绕防风险、保安全这条主线,认真抓好自建房排查整治常态化工作,有效消除存量、管住增量。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2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商品房消费领域依然是投诉的“重灾区”,质量存在瑕疵、强行交房、捆绑销售等“老毛病”仍然存在。某些地方在新房销售过程中还存在样板房与实际交付房“货不对板”,甚至用缩小版道具冒充家具,不少消费者都吃过“哑巴亏”。
作为一名年轻人,我自己经历过多种租房经历:租住过长租公寓,与房东“直签”整租过,还住过公共租赁住房。可以说,我对租房带给青年的很多“痛点”都感同身受。
房地产调控政策应进一步提升精准度,聚焦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从需求端,应继续加大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实施力度。不仅应继续给予刚需购房者大力支持,而且改善性住房需求的相关支持政策也应进一步细化和落实。
房地产调控政策应进一步提升精准度,聚焦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从需求端,应继续加大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实施力度。不仅应继续给予刚需购房者大力支持,而且改善性住房需求的相关支持政策也应进一步细化和落实。
中共中央 国务院 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近日,全省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工作推进会在定州市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河北将加快建设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一体化县域商业体系。到2025年,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基本实现县城有连锁商超和物流配送中心、乡镇有商贸中心、村村有便民商店。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于6日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明确2023年四大重点工作,其中提出要支持实体经济企稳向好,推动上海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深化临港新片区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有序推进重点风险机构处置等。
“2022年的房地产行业规模已重回2015年,全年商品房成交额13.3万亿元,成交面积13.6亿平方米。”
管好小区公共收益这笔账,是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加大对业主委员会的支持力度和对物业公司的监管力度,发展更为健康的业主与物业关系,才能维护好广大居民的合法权益,推动社区治理不断迈上新台阶。
增强购房者信心势在必行。针对需求端的相关鼓励支持政策措施持续出台,有助于降低购房门槛,减轻购房者的资金压力,更好满足刚需和改善性需求,促进住房合理消费。
管好小区公共收益这笔账,是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的题中应有之义。只有加大对业主委员会的支持力度和对物业公司的监管力度,发展更为健康的业主与物业关系,才能维护好广大居民的合法权益,推动社区治理不断迈上新台阶。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