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历时四日,2023年上海第一批次集中供地于4月21日正式收官,19宗涉宅地块全部完成出让,成交总额约518.8338亿元,平均溢价率7.3%。
4月21日,上海2023年第一批次集中供地完成全部19宗地块的出让,总成交金额519亿,平均成交楼面价26089.9元/㎡,平均溢价率7.3%,其中4宗地块底价成交,15宗地进入一次性报价,14宗地由央国企和地方国资竞得。
近期,多地降低首套房贷利率至4%以下。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已有近30个城市调整了首套房贷利率。优化限购、降低首付、补贴税费、提高贷款额度也逐渐成为调控政策优化的“标准配置”。
近期,多地降低首套房贷利率至4%以下。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已有近30个城市调整了首套房贷利率。优化限购、降低首付、补贴税费、提高贷款额度也逐渐成为调控政策优化的“标准配置”。
近期,多地降低首套房贷利率至4%以下。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已有近30个城市调整了首套房贷利率。优化限购、降低首付、补贴税费、提高贷款额度也逐渐成为调控政策优化的“标准配置”。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用好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保持房企信贷、债券等融资渠道稳定,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
1月10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实施改善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计划,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
房企应在销售端提升交付力、产品力、打通线上线下渠道等措施加速销售回款,在拿地端通过换仓一二线城市、聚焦收敛于城市群建设来有效把握市场机遇,合理安排销售和拿地节奏,实现稳健发展。
2022年,房地产政策持续优化,但市场供需两端均未明显恢复,全国房地产市场整体仍处在深度调整阶段。
2022年,前100企业拿地总额12975亿元,同比下降48.9%,全年整体拿地低迷。
宏观环境:政策端拐点已至,行业缓慢曲折修复
自从“金融支持16条”发布实施以来,据中指研究院不完全统计,近期有120多家房地产企业获得银行授信。
2022年以来,中国房地产相关政策频发。中指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黄瑜7日在京透露,据测算,2022年已有超300个地方出台相关政策近千条,达到近年峰值,多地房贷利率已达历史低位。
今日,无锡第五批次土拍顺利完成,成为首个完成今年第五批次土拍的集中工地城市。与前四批次不同,本次未采取预公告形式,而是直接挂牌,最终14宗地块均底价成交,揽金224亿元,规划建筑面积169万平。除备受瞩目的经开区奥体中心东地块被绿城管理竞得外,另一家由中交持股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浙江隐轩置业竞得了盛源南路西、恒春路北地块。其余地块均被国资地方平台竞得。
11月23日,中债增进公司在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即“第二支箭”)政策框架下,出具对龙湖集团、美的置业、金辉集团三家民营房企发债信用增进函,拟首批分别支持三家企业发行20亿元、15亿元、12亿元中期票据,后续将根据企业需求提供持续增信发债服务。
11月23日,中债增进公司在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即“第二支箭”)政策框架下,出具对龙湖集团、美的置业、金辉集团三家民营房企发债信用增进函。
11月22日,据中国银行间交易商协会官微获悉,近日,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向交易商协会表达了28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意向,待履行内部股东大会决策程序后正式报送;同时,金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也向交易商协会递交了150亿元储架式注册发行申请。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收官之年。国务院国资委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初,各中央企业和各地改革工作台账完成率均已超过98%。
9月共下发销许62张,新增涉宅类销售面积39.36万㎡,涉及新房项目30个。
9月23日,上海开启了今年第三轮集中土拍,整场拍地活动将历时9月23日、9月26日、9月27日三天。从前2天的出让结果来看,上海共计成交出让32宗地块(含“城中村”改造地块),总规划建筑面积为315.58万㎡,土地出让金达919.78亿元,当前32宗地的平均溢价率为1.98%。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