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以建筑品质为笔,以城市化进程为谋,为时代人居发展著启辉煌篇章。
北京是人口接近2200万人的超大城市,是人口和经济功能密集地区。进入新世纪的前15年,北京常住人口快速增加,年均增加在50万人左右,经济功能也加速集聚,并且主要集中在了中心城区,这种过度集中加剧了业已存在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房价高涨等为代表的大城市病。改变人口经济功能过度集中状态,谋求多中心发展是解决大城市病问题的一个重要空间途径,城市副中心建设的重要价值在于其对于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模式上的贡献。
2023年3月12日上午10时,位于水屯路小清河畔的公用瑞马·观湖营销中心开放仪式正式启幕。这也是瑞马集团在济南布局的第三个项目。
昨天,市规划资源局和西青区政府联合组织召开天津南站核心枢纽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终期评审会。
初春时节,紧挨着北京环球度假区的将军府东路上车水马龙、人流如潮,一幅日常的城市生活景象。路下,一座看不见的“地下管廊”正支撑着城市的正常运转,燃气、电力、给水、通信……各种管线被“收纳”于地下综合管廊,让城市更整洁也让管线更方便管理。
昨天,东六环改造工程施园立交至环球东立交段正式完工通车,备受瞩目的东六环(京哈高速至潞苑北大街段)改造工程迎来重大突破。
地下是地铁换乘中心,地上是公交场站和酒店,屋顶还有一座漂亮的花园。在地铁7号线群芳站南侧,环球影城北综合交通枢纽,未来将成为环球度假区和周边居住区重要的交通集散中心。
人民大学通州校区一期建成投用、加快地铁平谷线等道路建设、新开工15个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通州区政府今年的“折子工程”近日正式公布,涵盖重大工程、重点项目和民生实事等“七大方面”总计138项。今年城市副中心继续保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千亿元。
北京2月10日,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开辟新局面。今年,北京将着力提升消费供给质量,实施新一轮商圈改造提升行动计划,推动王府井、CBD加快打造世界级商圈。
2022年是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的一年。在疫情冲击及居民预期收入下降背景下,部分购房需求延迟释放;同时,房企信用危机频频爆发,购房者观望情绪渐浓,销售端表现乏力。不过,从2022年年初开始各地支持房地产的利好政策轮番出台,渐进式宽松持续上演。中央层面则重申“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并出台多项政策工具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近日,北京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新闻中心举办“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来自市委宣传部,市发改委,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信局,市住建委,市商务局的主要负责人,现场围绕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介绍工作进展及下一步安排。
“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措施实、亮点多。过去五年成绩单展现了北京的新变化新面貌,今年重点任务关乎民生福祉。”市人大代表、首旅集团总经理白凡说,报告中提到的“高水平建设运营环球主题公园”令他印象深刻。他表示,北京环球影城将进一步提升游客游玩体验,不断提高环球外溢效应的承接能力。
北京1月15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开幕。北京市代市长殷勇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五年来,北京奋力完成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的第一阶段减量发展任务,城乡建设用地减量120平方公里。今年将积极拓宽减量提质路径,城乡建设用地再减8平方公里左右。
2023年,城市副中心将全方位开展特色促消费活动,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等消费业态,打造“环球影城×大运河”国际消费体验区,推进景区消费向全域消费、日间消费向全时消费、传统消费向新兴消费转变。这是记者昨天从通州区两会上了解到的。
1月4日,今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将更大力度推进重大项目、重点区域建设。继续保持千亿以上投资规模,不断优化投资结构,推动投资向高精尖产业、民生等领域倾斜,有效带动社会投资。
作为“防疫新十条”后的首个法定假期,第一波“阳康”撑起了今年元旦的旅游市场。
龙湖天际毋庸置疑的标志性门户地标无限财富势能,成为中央公园投资共识之选。
近日,通州区政府印发《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区)商务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实施商业品牌塑造工程,激发商圈发展新活力,建设一批新型消费商圈,加快传统商圈提质升级,支持各类品牌首店首发,打造夜间经济品牌示范和活力街区。
北京11月30日,《北京市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提出,北京市将规划打造4片国际消费体验区、29个城市消费中心、84个地区活力消费圈,结合街道、社区建设若干个社区便民生活圈。到2035年建设成为“中国潮”“国际范”“烟火气”共融共生的国际消费中心示范城市、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11月30日获悉,由北京市规自委会同市商务局共同组织编制的《北京市商业消费空间布局专项规划(2022年-2035年)》,经报请市政府批准,现已正式发布。《专项规划》提出,2035年将北京建设成为“中国潮”“国际范”“烟火气”共融共生的国际消费中心示范城市。全市规划打造4片国际消费体验区、29个城市消费中心、84个地区活力消费圈和若干个社区便民生活圈。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