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过度依赖开发商存活的渠道代理机构急需转变战略,以免因为房企的“失火”成了被殃及的池鱼。
今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楼市利好纷至沓来,房地产政策边际持续放宽。据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130余城出台房地产政策超200次,政策内容涉及范围广、调控力度大、手段“花样多”。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楼市调控政策密集优化,市场成交也将企稳复苏。
国资入局,践行落实响应中央救市政策,稳定经济大环境,为房地产行业纾困、促进民企转型新发展模式的重大落地行动,需要一个积极有力的信心。
在楼市调控加码和金融监管趋严的2021年,以 “地产+金融+战略投资”为发展方向的泛海控股泛舟遇险,搁浅迷航。
继银行开展并购贷支援房企资产出清后,五大AMC也陆续递出橄榄枝助力化解危机。但即便是在“救市主”的帮衬下,房地产市场也难逃“危”与“机”共存的命运。
5月8日,中南建设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控股股东中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 “中南控股”)通知,其与中国华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简称“华融资产”)、南通市保障房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南通产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海晟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支持公司转型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行业波动发展周期下,世茂股份正奋力前行。
市场的每一次调整,都会提供难得的入场机会。
2021年是房地产行业的转折之年。屡经调控之后,房地产告别了沿用20多年的“高杠杆、高负债、高增长”的“三高”模式,回归理性的发展航道。在行业面临调整和阵痛之时,个别房企接连“爆雷”,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虽然2022年楼市政策暖风徐徐袭来,但市场还在回温的路上。
4月11日,证监会、国资委、全国工商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12条务实举措支持上市公司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不容忽视的是,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规模大、链条长、牵涉面广,对上下游相关产业带动效应强,对投资和消费影响重大,对经济金融稳定和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系统性影响。
4月11日,证监会、国资委、全国工商联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指出,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稳定企业预期;增进价值回归,稳定投资者预期。
目前房地产行业风险总体可控,多家银行表示,未来将持续防范化解风险、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积极支持房企并购、关注保障性租赁住房。
2021年人民银行金融稳定系统不断完善系统性风险防控体系,持续推动金融业深化改革,稳妥处置重点领域、重点区域风险,金融风险整体收敛、总体可控。
近日,贝壳研究院发布《2022年一季度二手房市场报告》。报告显示,信贷宽松及地方调控政策放松下,一季度二手房成交量环比增长,价格基本止跌,市场完成筑底。市场呈现不均衡复苏态势,长三角区域恢复力度较强。
2022年第一季度中国奥园集团在南宁、南京、宿州、重庆、泉州、湛江等14个城市15个项目实现高品质交付,交付面积超80万平方米,用最大诚意兑现成千上万户业主交托的幸福期许。
现实已经很难,但面对客观困境,房企纷纷表示不“躺平”,并努力寻求解决之道。面对逆境,房企心中都有一个不屈的灵魂。
近期,国务院金融委会议释放出楼市稳预期信号。多个金融监管部门也纷纷发声,称优化对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金融支持、满足住房消费者合理的住房消费需求以及有力有效化解房地产企业风险。记者了解到,银行等金融机构正加强对房企合理融资需求的支持,房贷投放力度加大,多地出现房贷利率下行、放款周期缩短的迹象。
3月24日,一则有关融创债务展期的传言在业内不胫而走。
3月以来,中资美元债市场持续暴跌,尤其是高收益级房地产美元债跌幅较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