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27日,由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以“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红色旅游融合发展”为主题的山西红色文旅推介大会在武乡举办。此举旨在展示山西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挖掘山西红色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推动山西红色旅游迈出新步伐。
2003年,为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浙江率先启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实施了以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核心的村庄整治建设大行动。
太原5月17日,中国北方旅游旺季已到,如何借势加快服务业复苏?16日,山西发文推进服务业提质增效,支持旅游行业升级。
通过城市更新发展,淄博不再只是“烧烤之城”;推出更多创新旅游产品,长沙吸引更多游客“留下来”;注入文化内涵,重庆文旅融合更上一层楼……记者近日走访重庆、长沙、淄博等地,看“网红”城市“出圈”之后如何走向“长红”。
近日,从上海第二届旅游投资促进大会上获悉,上海将打造一条跨越黄浦江的缆车——“浦江之心”,缆车将连接徐汇滨江和浦东世博文化公园,为世界会客厅增添一张动感时尚新名片。
在北京,市民和游客享受到的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品质正在不断提升,身边的公共文化设施更多了,设施的环境更温馨了,提供的服务更贴心了。今年以来,伴随《北京市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施行,公共文化服务的保障更加有力可持续,北京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迈向新高度。
昆明3月23日,云南省全面深化改革新闻发布会在昆明举行。从会上获悉,2023年,云南省将继续推进文化和旅游领域深化改革,推进旅游业快速恢复发展,擦亮云南旅游的“金字招牌”。
聚焦建设文旅融合、全域全季的旅游强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燕赵文旅品牌创建行动,面向京津精准定位消费群体,精心打造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长城文化旅游带、大运河文化旅游带、太行山旅游带、渤海滨海旅游带等,让“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成为新时尚。
3月6日,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铁路上海局”)获悉,2023年长三角铁路春游运输方案近日出台。今年春游运输从3月10日起至4月10日止,长三角铁路预计发送旅客6150万人次,日均发送192万人次,客流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5%以上。长三角铁路部门计划增开管内动车组列车25.5对,以应对重点旅游城市以及热门旅游线路客流出行需求。
天津2月19日,从天津援疆前指获悉,由天津援疆斥资支持建设的库尔班·吐鲁木文旅产业园落成揭牌仪式于18日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托格日尕孜村举行。
近日,苏州市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苏府规字〔2023〕1号),推出12个方面55条政策。其中在房地产方面,《措施》提到,苏州将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支持房地产业合理融资需求,全力以赴保交楼,切实维护购房者利益;优化调整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政策,促进房地产企业加快资金回笼。
1月30日,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通知包含十二方面共计55条措施,其中一方面单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从河北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为进一步发挥示范试点城市引领带动作用,促进全省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复苏,2023年元旦、春节居民消费旺季期间,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开展文化和旅游促消费活动。
近日,云南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了《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云南省旅游业发展情况的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记者注意到,今年1月至10月,云南省旅游接待人次、旅游总收入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98.3%、82.1%。
记者从市文旅局获悉,针对全市文化和旅游领域稳经济工作,市文旅局近日发布文旅项目提质升级、发放旅游消费券等11项具体举措。
4月29日晚,绿地控股发布了2021年报和2022年一季报。
2021年12月1日——2日,由融创重庆组织的“融入中益乡,美好不一样”主题活动圆满落幕。
讲好巴蜀故事 让巴山蜀水走向世界
从省政府新闻办11月3日召开的“河北文化旅游赋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全省文旅项目总投资突破5000亿元,比“十二五”增长215%。2019年文化产业、旅游产业增加值达到2501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7.1%,为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助力全面小康提供了有力支撑。
刚刚把座驾换成红旗的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还在继续开拓红色文化旅游产业。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