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北京新房市场上半年“金三银四”可谓名副其实。今年4月北京新建商品房市场成交额创下今年成交额第二高。居住类物业(不含回迁房,含普宅、豪宅、别墅、自住房、酒店公寓)同比去年4月增长1.68倍,居住类产品成交套数、成交面积、成交额均远高于2018年同期,供应面积、供应套数也同比攀升,仅成交价格有所回落。
“银四”行将结束,北京新房市场小阳春继续。根据北京中原的统计数据,上周(4月22-28日)北京新建住宅市场(不包括回迁房,剔除共有产权房和保障房,含普通住宅+豪宅+别墅)成交47.46亿元,环比前一周成交额上涨37%,成交693套,环比前一周增加227套。最新新房成交均价为52352元/平方米,环比价格保持平稳。
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数据统计,2017年12月上半月(12月1日-12月15日),北京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共网签2464套,虽然同比2016年12月上半月下降了18.7%,但与11月上半月相比增长147.1%。
据伟业我爱我家市场研究院数据统计,2017年12月上半月(12月1日-12月15日),北京全市新建商品住宅(不含保障房)共网签2464套,虽然同比2016年12月上半月下降了18.7%,但与11月上半月相比增长147.1%。虽然同比仍在下降,但今年12月上半月的网签量已经超过了1月上半月,是全年最高,这也使得今年北京新房网签量呈现出了两头高、中间低的态势。
无论是趁着市场热度一鼓作气,还是赶在政策收紧预期前一气呵成,加速推盘正成为北京楼市当前最突出的现象。业内人士指出,在一线城市政策预期收紧的背景下,不要“涨太快”或许是楼市维持平稳的良策。
有房企高管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预计一线城市房地产政策都将收紧,“市场将有波动,我们非常忐忑,市场平稳发展才是行业乐见的”。
有房企高管向记者表示,预计一线城市房地产政策都将收紧,“市场将有波动,我们非常忐忑,市场平稳发展才是行业乐见的”
“北京未来三十年看南城。”3月25日,鸿坤地产主办的2016北京新南城区域价值成长论坛成功举行,来自城市规划方面的专家、房地产企业和研究机构嘉宾对北京南城发展表现乐观期待。
2016年1月12日,一个重返青春的夜晚,西红门鸿坤广场拾光书房内,一场文艺又与众不同的媒体思享会开启,来自全国、北京、微信自媒体的80余位媒体人卸下职场套装、重穿少年时的校服,参与了此次特殊的“同学会”。
随着北京土地市场稀缺性的凸显,豪宅操盘手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地价接连攀升,70%项目属于“被豪宅”。据调研,北京单价在10万以上的豪宅(今年以来包括已经上市以及未来要上市的)至少会有25个。
随着北京土地市场稀缺性的凸显,豪宅操盘手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地价接连攀升,70%项目属于“被豪宅”。据调研,北京单价在10万以上的豪宅(今年以来包括已经上市以及未来要上市的)至少会有25个。
随着北京土地市场稀缺性的凸显,豪宅操盘手们不得不正视的一个问题是,由于地价接连攀升,70%项目属于“被豪宅”。据调研,北京单价在10万以上的豪宅(今年以来包括已经上市以及未来要上市的)至少会有25个。
鸿坤林语墅位于大兴四环马家楼桥南兴海公园旁,项目二期叠拼、联排在售。
豪宅市场崛起,哪里将成为最后的掘金带?在新国门商圈的利好下,西南四环的西红门区域能否成为京城豪宅新高地?
从“9·30”到“3·30”,政策利好频出,京城豪宅竞争也愈加激烈。相对成熟的京西板块亦成为“豪宅江湖”的必争之地。各大房企争相布局,意欲戗占先机。新京报将从市场、区域、产品等角度深入剖析,扫描江湖之风云,一览各家之所长。
限购到今天与北京房价没有任何关系,如果就房地产市场是否会取消限购来说,可能还需要再看一些情况的变化。
上半年房地产营业税等告别以往动辄百分之二三十的高增长,印证着楼市的低迷。
6月9日,亦庄金茂悦四期开盘,推出的44套改善型房源,开盘当天几近售罄。
楼市降温,无形中给各个在售楼盘带来压力。面对市场行情或将持续冷淡的预期,众多项目纷纷加快出货。上周,北京楼市共有6个项目入市,累计供应套数和供应面积分别增长20%和30%。同时,截至上周末,二季度北京新增供应套数已高达1.5万套,全面超过一季度1.3万套的供应量,楼市供应势头不减。另一方面,面对犹豫中的购房者,开发商也试图通过优惠、增加项目附加值等方式抢占客源。
“红五月不红”,成了近期北京楼市的“一道坎”。面对市场浓厚的观望情绪和下行预期,一些楼盘终于忍不下去了,促销招数多样,以此抢占市场先机,吸引处于观望期的购房者出手。尤其对一些急于回笼资金、冲刺年中业绩的开发商来说,调整价格、营销手段和产品类型,成为他们的主动选择。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