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今年以来,中国主要城市土地市场趋冷,成交规模有所下滑,不过近期多个核心城市土拍(土地使用权拍卖)出现升温迹象。
5月23日,杭州2023年第四批次土拍顺利收官,共推出9宗地块,起始总价126.17亿元,总出让面积46.36万㎡。
5月15日,滨江房产召开业绩发布会。
4月25日,杭州2023年第三批次集中供地拉开序幕,本批次共推出12宗地块。
3月31日,深圳2023年首场土拍顺利落幕,本批次共推出5宗地块,总建筑面积为47.48万㎡,总起始价为65.38亿元。
2月21日,杭州2023年首批集中供地正式开始,本轮供地共推出13宗涉宅地块,起始总价166.73亿元,总出让面积54.36万平方米。
2月21日,杭州首批供地正式开始,本轮供地共推出13宗涉宅地,总起价166.73亿元,总出让面积54.36万平方米。
2月7日,杭州集中供地迎来兔年第一拍,本次共出让5宗地块,最终3宗触顶摇号、1宗溢价、1宗底价,总成交金额89.57亿元。
房企应在销售端提升交付力、产品力、打通线上线下渠道等措施加速销售回款,在拿地端通过换仓一二线城市、聚焦收敛于城市群建设来有效把握市场机遇,合理安排销售和拿地节奏,实现稳健发展。
11月29日,北京、杭州及武汉三地完成年内第四轮集中供地。同日,无锡完成第五轮集中供地。四城土拍成交金额分别为,北京135.2亿元、杭州98.94亿元、武汉47.64亿元以及无锡224亿元。这意味着,北京、杭州、武汉和无锡一日卖地收入合计达505.78亿元。
截至2022年10月21日,22城中除长春、重庆、沈阳、郑州外,其余18城均发布今年第三批次供地公告,同时18城中除济南、长沙、成都外,其余15城已完成第三轮集中土拍。
随着楼市调控常态化,国内房地产市场分化持续,房企聚焦高能级城市及核心区域的投资策略延续。滨江集团积极布局,夯实大本营的发展基础。但目前行业处于下行周期,滨江集团偏安一隅,也存在发展隐忧,能否踏准市场节奏,还需时间印证。
重金买地、亮眼的年度业绩,在行业一片哀鸿的当下,滨江集团俨然活成了“别人家的孩子”,但毛利率下降,偏居杭州也为其埋下了隐忧。
三四月份是各个城市第一轮集中供地推出的时间,相比之下,受市场融资环境以及土地供应等综合因素影响,今年以来百强房企的投资压力不减,拿地规模萎缩明显。据机构数据显示,1-4月份,百强房企拿地总额3626亿元,拿地规模同比下降55.9%,有超过三成TOP50房企未拿地。
部分城市的土地市场有所恢复,但还局限于优质地块及核心城市,距离整体恢复还需要时间,基于政策面风向的转变,预期下半年恢复态势有望持续。
近日诸葛找房数据研究中心发布《2022年第一批集中供地专题报告》。
4月25日,天津首轮集中供地收官,土地市场寒意犹存。根据出让结果,天津首轮集中供地共30宗地块,停牌15宗、流拍9宗、底价成交5宗;土地总成交面积48.6平方米,总成交金额约43.48亿元,相比去年的首轮土拍,分别下降了83%和91%。
随着市场不断回暖,房企融资状况改善,明年房价或有所回涨,当下趁着利好还在,不失为置业好时机,尤其是有确切购房需求的“新南京人”。
“我听见风来自地铁和人海,我排着队,拿着摇号牌。”这句歌词成为杭州第三批集中供地下参加摇号房企的写照。
在历经第一批集中供地“争抢”后,多城第二批集中供地规则进一步升级收紧,二轮土拍多城出现流拍、撤拍,一众民营房企忙于应对当前债务危机,多城针对第三批集中供地规则进行“松绑”,以提高房企拍地参与度。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