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天津市学历型人才申请办理落户,需异地社保断缴。公安、教委、人社三部门联审通过后,由人社部门代替北方人才发放商调函,后可将档案调到北方人才市场存放。落户前异地社保在当地社保官网显示“中断(暂停)缴费”状态即可申请落户。
8年来,天津市紧紧抓住协同发展的“牛鼻子”,着力唱响“双城记”,深度融入、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推进重大国家战略在津实施,协同发展跑出“加速度”,描绘出一幅同频共振的高质量发展画卷。
日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首次针对房地产市场提出“良性循环”的新要求,给我市居民改善型住房需求带来了曙光。
近期,市人社局接到群众反映,社会上一些不良中介机构和不法人员通过社交媒体发布收费落户的信息。为此,市人社局提醒,“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引才落户工作不收取任何费用,符合条件的人才可以自行申请办理,切勿轻信中介推销,以免上当受骗。
近年来,天津房地产市场上“新天津人”占比较快提升,逐渐成为天津楼市的重要支撑力量。近日,贝壳研究院发布“新天津人”购房报告,报告显示:天津人口吸引力增强,“新天津人”渐成楼市主力。
中国网地产2021“城势房企巡礼”将目光投向天津城市更新的积极践行者花样年集团,聚焦花样年武清区南湖项目——花样年家天下。
在津工作有3个月的保险即可申请落户。
沈超介绍,2019年,继“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之后,我市又推出“海河工匠”建设项目,截至目前,年均开展技能培训30万人次,累计认定432家企业培训中心、18家企业公共实训基地,建成18个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25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30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57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评选了20名“海河工匠”、299名“天津市技术能手”。
中国网地产2021“城势房企巡礼”将目光聚焦具有强大品牌实力的龙湖集团,关注龙湖为解决高端人群的改善需求,在滨海“城芯”打造的低密墅境社区——龙湖·九里晴川。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
天津市推出“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以来,共引进各类优秀人才近40万人,天津人才创新活力和城市竞争力持续增强。“十四五”开局之年,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引领战略加快天津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打造“海河英才”行动计划升级版,为实现天津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日前,市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了市政府关于我市人才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市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以产业发展、企业需要和人才需求为出发点,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人才智力支撑和保障。
近日,《天津市制造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发布。按照计划,到2023年,天津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7%,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3.5%,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到34%。
近日,天津连发两项通知,天津将为市级重点“项目+团队”重要成员开辟引进落户绿色通道,同时为高校应届毕业生来(留)津提供集中办理服务。
本报讯(记者 吴巧君)记者从市工信局获悉,《天津市制造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和《天津市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日前正式印发实施。按照该《行动计划》与《行动方案》,未来三年,天津市将集中攻坚10条重点产业链,到2023年,10条产业链将带动重点产业规模达到1.25万亿元。负责编制这两个文件的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对大家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读。
随着“滨城”的快速崛起与发展,滨海新区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中,其中最受人关注的就是生态城板块。2007年11月,中新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建设生态城的框架协议,生态城项目落户于天津滨海新区,但那个时候的生态城不过是一片荒芜的盐碱滩涂。
“华为在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上将设置500平方米超大展台,诠释‘智能体’理念……”在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天津代表处,总经理许超指着电脑上的展区效果图,向记者介绍哪些新技术将亮相大会。“大会像一个‘牵引点’,吸引越来越多智能科技企业向天津聚集。且龙头企业因大会落地项目,还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来津,既助推企业也助力天津高质量发展。”正如许超感受的这般,天津充分利用世界智能大会平台,“以会兴业”步伐越走越快,创新引领的智能科技产业正在“智造”天津未来。
日前,天津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财政局印发《天津市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提出对新建、改建、盘活等方式筹集的租赁住房进行奖补。
本报讯(记者 陈璠)为加快培育和发展天津市住房租赁市场,支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新动能引育五年行动计划、滨海新区高质量发展等发展战略,更好满足重点产业人员、引进人才、新市民等群体租房需求,日前,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财政局印发《天津市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试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提出对新建、改建、盘活等方式筹集的租赁住房进行奖补。
日前,市农业农村委编制并下发《天津市设施农业“十四五”发展规划》文件,到2025年我市发展100万亩设施农业,为完成好这一任务,急需引进一大批农科人才助力,为此,我市制定并实施从外省市引才优惠措施,其中包括:设施农业企业引进外省市相关人才可享受“海河英才”政策。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