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本市将围绕1个总目标,构建1张综合立体交通网,打造1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建设1个统筹融合的运输体系,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我市将坚持港口为魂、铁路为骨、道路为基、航空为翼、邮政为脉,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
2月11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吴政隆到江北新区调研铁路南京北站规划建设情况。
12月10日,历经8年建设的成都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终于闭环。在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个长达400多公里的“圈”形成,分别穿过成都、德阳、眉山市域,串联起沿线16个区(市)县。
省委提出“苏南地区要打造可以代表国家水平、引领未来方向的现代化建设先行示范区”。着眼新的坐标和使命,南京确立了“全面建设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的奋斗目标。
到2035年,重庆将基本建成交通强市。
“十四五”时期,重庆将投资5000亿元,实施近100个引领性、支撑性重大交通项目,全面开启“两小时重庆”(即依托高铁从市域内各区县至中心城区两小时到达)建设新征程,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市。
近日,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河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的实施意见,未来河北人的出行方式将有哪些大变化,快来一起看看↓↓↓
《河北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日前印发。河北交通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戴为民介绍,这是全国第一个省级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根据规划,到2035年,河北将全面畅通联系全国主要城市群的综合运输通道,全面形成京津冀一体化交通网络,基本建成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
未来,天津将坚持港口为魂、铁路为骨、道路为基、航空为翼,基本建成海空两港链接全球、世界一流,公铁两网密接京冀、覆盖城乡,城市交通快慢有序、公交优先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形成枢纽国际化、京津同城化、津滨便捷化、城乡一体化的交通格局。
8月18日,天津政务网公布《天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天津市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的通知》,通知明确了天津交通”十四五“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
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这是人们期待中的理想城市元素。在河北雄安新区、天津滨海新区、海口江东新区等中国城市新区建设中,这些理想已然照进现实。加快城市高质量发展、推进新型城市建设,一幅幅未来城市的恢弘画卷在中国大地徐徐展开。
学宸名著受到大学城、科学城“双重”加持,占据的是重庆西区、科学城核心的黄金位置。
作为成都芯谷杨柳湖版块唯一生活组团引领者——正源荟·艺境的容积率低至1.5,这在双流乃至主城都非常罕见。
学宸名著可以说是真正的坐拥双城心,执掌双城便利与未来潜力。
到2025年,成渝地区基本建成“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到2035年,将全面建成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部联合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陈敏尔彭清华讲话 唐良智黄强通报有关情况 张轩王炯出席两省市举行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2021年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
2020年初,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标志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
南京,承南接北、连西接东,处于长三角走向长江经济带的咽喉位置,是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今年2月,南京都市圈规划获国家发改委函复同意,成为首个由国家层面批准的都市圈规划,引发外界强烈关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南京举足轻重。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