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中国人民银行”微信公众号14日消息,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3年第一季度(总第100次)例会于4月7日在北京召开。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围绕这一重点任务,中央各部委谋新策、出实招。“新华视点”记者从中央部委近期召开的工作会议及相关采访中梳理了相关重点。
人民银行党委书记、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努力促进房地产与金融正常循环。落实“金融十六条”措施,以保交楼为切入点,以改善优质头部房企资产负债表为重点,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逐步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过渡。
中国人民银行党委书记、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日前接受了新华社记者采访。
近日,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深入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银行保险监管工作实际,进一步研究具体贯彻落实措施。
据银保监会官方微信号消息,近日,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深入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结合银行保险监管工作实际,进一步研究具体贯彻落实措施。
银保监会党委书记、主席郭树清近日主持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会议要求,坚持“一行一策”“一司一策”,加快推进中小银行保险机构改革化险。前瞻应对信贷资产质量劣变风险,鼓励银行机构加大不良资产处置力度,推动中小银行加快处置不良贷款试点落地。
从人民银行、银保监会的连续发声可以看出,支持“保交楼”的配套融资支持即将迎来落地。
2021年是房地产行业的转折之年。屡经调控之后,房地产告别了沿用20多年的“高杠杆、高负债、高增长”的“三高”模式,回归理性的发展航道。在行业面临调整和阵痛之时,个别房企接连“爆雷”,行业遭遇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机。虽然2022年楼市政策暖风徐徐袭来,但市场还在回温的路上。
不容忽视的是,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房地产业规模大、链条长、牵涉面广,对上下游相关产业带动效应强,对投资和消费影响重大,对经济金融稳定和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系统性影响。
3月24日,一则有关融创债务展期的传言在业内不胫而走。
此次会议提到,关于房地产企业,要及时研究和提出有力有效的防范化解风险应对方案,提出向新发展模式转型的配套措施。
3月16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资本市场问题。会议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郭树清近期表示“我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状况趋于改善,房地产泡沫化金融化势头得到根本扭转。”在此背景之下,行业的金融环境得到一定改善。国内贷款占比从2021年全年的12%提升到了16%,恢复到了2021年同期水平。
合理确定符合购房条件新市民首套住房按揭贷款的标准;对符合购房政策要求且具备购房能力、收入相对稳定的新市民,合理满足其购房信贷需求。
全国两会前后,楼市利好政策频出。近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加强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合理确定符合购房条件新市民首套住房按揭贷款的标准;对符合购房政策要求且具备购房能力、收入相对稳定的新市民,合理满足其购房信贷需求。
在备受关注的住房方面,此次新政要求,对符合购房政策要求且具备购房能力、收入相对稳定的新市民,合理满足其购房信贷需求。
在备受关注的住房方面,此次新政要求,对符合购房政策要求且具备购房能力、收入相对稳定的新市民,合理满足其购房信贷需求。
近来,多地先后出台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中新经纬独家获悉,山东德州市数家银行下调了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首套房首付比由之前的最低30%降至最低20%。同时,云南昆明市也放宽首付比要求,能享受20%低首付的购房人增多。
近来,多地先后出台稳定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山东德州市数家银行下调了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首套房首付比由之前的最低30%降至最低20%。同时,云南昆明市也放宽首付比要求,能享受20%低首付的购房人增多。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