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2月17日,植信投资研究院发布《2023年房地产市场:“柳暗花明”》的报告,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在发布会上提到,2023年房地产市场有望回稳。年初房企销售进一步下跌的动能正在减弱,房企发债较2022年初多增百亿,民企美元债发行重启。国内宏观经济及消费者预期在疫情政策优化后逐步回暖,购房者预期也有望随之改善。行业出现的较多回暖消息预示着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步摆脱全面下行的局面。
2022年是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的一年。在疫情冲击及居民预期收入下降背景下,部分购房需求延迟释放;同时,房企信用危机频频爆发,购房者观望情绪渐浓,销售端表现乏力。不过,从2022年年初开始各地支持房地产的利好政策轮番出台,渐进式宽松持续上演。中央层面则重申“房地产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地位,并出台多项政策工具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运行。
12月30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发布《关于发布2023年部分拟供商品住宅用地项目清单(第一批)的公告》,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稳定市场预期,提高市场透明度。
北京12月30日,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获悉,北京30日发布了2022年度第五批次商品住宅用地出让公告,共计6宗,用地规模约22公顷,地上建筑规模约53万平方米,将于2023年2月上旬集中成交。
宏观环境:政策端拐点已至,行业缓慢曲折修复
12月27日,杭州挂牌第五批集中供地地块,5宗地块将于2023年2月7日出让,总出让面积393亩,总建筑面积59.6万方,总起价80.8亿元。
前不久,湖南长沙宣布调整土地供应模式,不再每年集中供应住宅土地,而将恢复常态化更新。同时,江苏徐州、陕西西安、江西南昌、广东东莞、浙江金华和温州等自发集中供地的城市均表示土地供应将恢复常态。
前不久,湖南长沙宣布调整土地供应模式,不再每年集中供应住宅土地,而将恢复常态化更新。同时,江苏徐州、陕西西安、江西南昌、广东东莞、浙江金华和温州等自发集中供地的城市均表示土地供应将恢复常态。
成都厚德天府置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及13.25亿元债权被挂牌,转让底价39.25亿元。其中,100%股权挂牌价为26亿元。
11月29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11月28日表示,证监会决定,即日起调整优化五项措施,支持房地产企业股权融资,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11月18日,湖北省武汉土地市场网发布2022年度第五批次 “两集中”出让公告。
自2021年22城土地集中出让以来,房地产的土拍热度一再走低,不仅仅是集中供地的22城,全国土拍热度都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由于部分房企在短期内显示出流动性困难,城投公司一度成为土地市场的主力军。但近期数据显示,平台公司在土地市场“托底”的意愿也有所下调。
自2021年“两集中”供地政策出台,供地拍地模式自此发生明显改变,由以往的零散供应变成集中的“放量供地”,房企拿地节奏也面临重新调整,同时,土地市场与房地产投资、买卖等多方面领域有着千丝万缕的连续,拿地主角的悄然生变备受市场关注。
11月1日,据上交所披露,四川新希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已获反馈。
10月31日,济南第三批次集中供地收官,本次共推出18宗涉宅用地(含莱芜、章丘、济南起步区地块),总规划建筑面积143.31万平方米,总起始价56.48亿元,最终所有地块均底价成交。
10月31日,龙湖集团股价早盘持续震荡,截至午间收盘报9.99港元。
10月27日,成都历时2天的第三轮集中土拍落下帷幕,最终成交44宗,总成交规划建筑面积310.13万㎡,土地出让金325.16亿元。
无锡第四轮土拍零溢价零流拍,地方国资企业成交占比走低
截至2022年10月21日,22城中除长春、重庆、沈阳、郑州外,其余18城均发布今年第三批次供地公告,同时18城中除济南、长沙、成都外,其余15城已完成第三轮集中土拍。
10月25日,无锡完成今年第四轮集中土拍,“稳”态展现得淋漓尽致,最终13宗地块全部底价出让,总出让面积为76.22万㎡,土地出让金163.8亿元。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