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苏州集中土拍首日展现出了当前市场状态,即资金流相对充裕的国企、央企表现较为突出,大部分民营企业在拿地方面仍持谨慎态度。
为满足购房者合理住房需求,多城相继调整房地产政策,且这一势头在4月份明显加速。据中原地产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年内已有超80城发布了相关政策。仅4月份以来,就有30余个城市因城施策,调整房地产政策。
对于世联行而言,广泛布局与加码究竟是广种薄收,还是尾大不掉,或许答案即将揭晓。
值得关注的是,在“房住不炒”的基调下,面对我国不同区域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重大差异,各个城市如何更好地落实“一城一策”?热点城市与非热点城市的调控该如何走?政策宽松的尺度如何把握?
今年以来,各地楼市调控逐渐宽松。截至目前,已经有超过60个城市发布宽松政策,从降低首付比例和房贷利率、放宽公积金贷款要求,以及放宽落户政策、发放购房补贴,到放宽限购、限贷、限售等“五限”政策……从单向政策到综合政策,从三四线城市到以郑州、兰州、青岛、哈尔滨、苏州为代表的二线城市,房地产调控已经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多地松绑限购限售 楼市调控迈出关键一步 在坚持“房住不炒”基调下,从降低首付比例到放宽“五限”,今年以来已有超过60个城市发布宽松政策。
进入2022年,市场政策端接连释放改善信号,楼市“松绑”的队伍不断壮大,也从侧面反映出城市对于政策放松的迫切性与必要性。
3月30日,澎湃新闻从福建省福州市不动产交易中心处确认,外地户籍在福州主城区内购房已无需提供社保或纳税证明或落户,并且已经可以办理过户手续。
昨天,市场刚刚传来多家银行将菏泽市“无房无贷”购房者的首付比例从之前的最低30%降至最低20%的消息,2月18日,又有媒体报道:春节前后重庆、江西赣州的不少银行已经将首套房贷首付比例降至20%。
受楼市观望情绪影响,春节假期期间各城楼市成交情况出现明显分化。上海成交规模的拉升,使得一线代表城市成交规模较去年春节有所增长,而二线代表城市较去年春节降幅在五成左右。
2021年,建筑材料行业主要生产指标、效益指标同比保持增长,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但建材市场需求不及预期,产业和市场分化较为明显,大宗商品价格波动、能耗“双控”政策实施等增加了建材行业的波动性。
据记者了解,继不久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以来,全国已有近20个城市陆续发布鼓励购房措施,对不同群体进行定向购房补贴。
“市里发了人才购房补贴政策,快看看你能享受到不?”看到大学同学在微信群里发的消息,去年大学毕业落户广西桂林的小张赶紧上网搜了一下相关新闻。
受连续多月楼市降温、交易下滑等影响,多地住宅库存持续上升。易居房地产研究院1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截至11月底,中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52110万平方米,环比增长2.1%,同比增长2.1%。库存环比数据出现连续4个月正增长现象,而同比则连续36个月保持正增长态势。当前百城库存规模为2016年8月份以来的近5年多新高。
近日,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最新一期《全国百城住宅库存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近日,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最新一期《全国百城住宅库存报告》。《报告》显示,截至11月底,今年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52110万平方米,环比上月增长2.1%,同比增长2.1%。百城住宅库存环比数据连续4个月增长,同比则连续36个月保持增长态势,当前百城住宅库存规模为2016年8月份以来的最高值,创下5年来的新高。
在销售数据下行的背景下,百城库存压力不断增大。12月10日,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最新一期《全国百城住宅库存报告》显示,百城库存规模为2016年8月份以来的最高值,创下5年来的新高。其中,三四线城市库存积压的现象最明显。
在销售数据下行的背景下,百城库存压力不断增大。12月10日,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发布最新一期《全国百城住宅库存报告》显示,百城库存规模为2016年8月份以来的最高值,创下5年来的新高。其中,三四线城市库存积压的现象最明显。
12月10日,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最新发布的《全国百城住宅库存报告》(下称“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11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库存总量为52110万平方米,环比增长2.1%,同比增长2.1%。新建商品住宅库存连续4个月显现环比正增长,同比则连续36个月保持了正增长的态势。这是全国百城库存规模自2016年8月份以来的最高值,创下近5年新高。
受连续多月楼市降温、交易下滑等影响,多地住宅库存持续上升。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房企早八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