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北京3月25日,从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获悉,北京市把好建设用地“出口关”,实施环环相扣的全流程管理,实行建设用地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近年来消除受污染用地约490万平方米,为首都发展提供了安全可靠的建设用地。
3月24日,金茂服务发布2022年度业绩报告。报告期内,金茂服务累计实现营业收入24.36亿元,同比增长60.7%;净利润 3.41亿元,同比增长90.7%。
近日,从石家庄市人社局获悉,2023年石家庄市人社系统将在促进就业、招引人才、社会保障、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持续用力,实施10件民生实事,进一步推动人社工作改革创新成果更好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新房市场量升价跌,6大区域成交全线上升
今年以来,乘着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东风,北京到天津的“第一站”武清区澎湃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月份土地市场量缩价涨,一二线城市成交加速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关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2月23日,近日,证监会启动了不动产私募投资基金试点工作。国际房地产服务及咨询公司戴德梁行专家分析认为,该试点计划的启动将在多方面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复苏与回暖。
供应端稳健输出,土拍溢价率创新高
2月23日,苏州第一批次出让次日,5宗地块起始价51.2亿元。最终,华润摇中工业园区中新大道南、星港街西地块,中签率3.2%,成交价36.43亿元,溢价率15%。
日前,市生态环境局召开总结部署工作会议,总结2022年的工作,部署新一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任务。2023年,我市将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动生态环境改善从量变到质变,持续巩固PM2.5改善成效、优良天数比率,地表水国控断面水质达到国家考核要求,12条入海河流稳定消劣,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达到国家要求。
日前,奥雅纳和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宣布全新合作计划,以激发更多创新气候行动与实践,进一步推动全球城市减排,提高气候韧性。
2月16日,江苏省苏州市2023年第一批次集中供地开拍,率先出让的是位于工业园区和吴中区的6宗地块,6宗地总出让面积20.8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7.37万平方米,总起价79.1亿元。最终6宗宅地以1宗触顶、1宗溢价、4宗底价分别成交,收金83.9亿元。
2月16日,苏州一批次集中供地出让首日。最终,招商局地产(苏州)有限公司以9.19亿元竞得工业园区宏业路西、群力路北地块,楼面价20000元/㎡。
2月16日,苏州一批次集中供地出让首日。最终,苏州兆瑞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厦门建发)以7.68亿元竞得工业园区夷浜路北、科智路西地块,楼面价20131元/㎡,溢价率0.65%。
在家走路怕摔、洗澡怕滑,线上挂不上号、打不到车……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在各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中都有可能遇到难处。“适老化改造”应运而生。
开年首月新房市场供需双降,高新区成交活跃
日前,商务部等10部门发出通知,提出拓宽招商引资资源等12项支持措施,积极推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提升。此举将在稳定和扩大制造业引资规模、稳定产业链供应链等方面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近日,苏州市政府印发《关于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的若干政策措施》(苏府规字〔2023〕1号),推出12个方面55条政策。其中在房地产方面,《措施》提到,苏州将大力支持刚性和改善性购房需求;支持房地产业合理融资需求,全力以赴保交楼,切实维护购房者利益;优化调整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政策,促进房地产企业加快资金回笼。
沪苏两市将进入地铁同城化时代。据苏州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消息,苏州轨交11号线(原名S1号线)预计6月开通运营,届时将在花桥站和上海地铁11号线无缝“牵手”。苏州轨交11号线长41.27公里,设站28座,起于苏州工业园区唯亭站,向东止于位于昆山的花桥站,与国内首条跨省地铁——上海地铁11号线在花桥站相接。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