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连日来,多个地市政府因为土地违法违规问题严重被约谈。
2023年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1月11日以视频形式在北京召开。
日前,自然资源部印发《关于完善工业用地供应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通知》,提出将改革创新工业用地供应模式,由出让为主向租赁、出让并重转变。细言之,未来工业用地供应将细化为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出让三种形式。同时规定,在发布供地条件时,各地可将产业类型、生产技术、节能环保等产业准入要求纳入。
6月25日是第32个全国土地日,主题仍是“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一个节日主题延续多年不变,十分罕见。我国为何对节约集约用地如此重视?
北京5月24日消息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指出,到2025年,乡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往村覆盖、往户延伸取得积极进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显著加强,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
在最新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中,土地市场的统一被放到要素市场改革首位,透露了不少未来改革方向。比如,城镇新增建设用地将与人口吸纳挂钩,与财政转移支付挂钩;在建设用地增量逐步递减之下,将统筹增量和存量建设用地,城市建设不再“摊大饼”而将注重城市更新;将完善全国统一的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出租、抵押二级市场。
据中国政府网6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其中明确,进一步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
据中国政府网6日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其中明确,进一步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其中明确,进一步提高土地要素配置效率。
1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的通知。
11月5日,北京市发布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全市以林、园、水、草、湿地和公园绿地为主的生态用地逐年增加,城乡建设用地明显减少,初步实现减量目标。
近日,自然资源部公布的2020年土地卫片执法结果显示,部分地方涉嫌违法用地问题,包括违法未批先用、少批多用,违规审批临时用地;卫片执法数据填报不实;违法占地建设高铁、道路基础设施等。
近日,自然资源部公布的2020年土地卫片执法结果显示,部分地方涉嫌违法用地问题,包括违法未批先用、少批多用,违规审批临时用地;卫片执法数据填报不实;违法占地建设高铁、道路基础设施等。
农业农村部8月31日表示,下一步将组织和指导各地有序开展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重点围绕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进行探索。
农业农村部8月31日表示,下一步将组织和指导各地有序开展新一轮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重点围绕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进行探索。
8月26日,全国土地家底公布: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显示,到2019年末全国耕地19.18亿亩,实现了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目标,但与第二次国土调查相比,减少了1.13亿亩耕地。
中国自然资源部24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通报37个违法用地典型问题,其中涉及土地卫片执法弄虚作假、图斑判定不实等现象。
《成都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条例》正式发布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资源。土地制度是一个国家基础性、根本性、全局性的制度。我们之所以能够实现伟大飞跃,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赢得了农民,赢得农民的根本就在于解决土地问题。
6月25日是第31个全国土地日。记者从自然资源部获悉,今年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仍为“节约集约用地 严守耕地红线”,且“十四五”期间将沿用此主题。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