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北京2月3日,日前,一份《关于进一步规范住宅用地供应信息公开工作的通知》截图在网络流传。自然资源部3日向中新社证实,该文件是自然资源部印发的,对地方住宅用地供应工作进行指导的文件。不是要取消集中供地制度,而是优化完善集中供地政策。
今年,南京楼市出现了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口碑房企,走向了扩张之路。
近日,华泰证券发布《四维梳理A股重点上市房企2021年报及2022年一季报表现》报告。
中指研究院20日发布的2022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TOP10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增速创新低,“增收不增利”态势显著。
2021年,房地产上市公司总资产规模增速进一步放缓。其中,沪深上市公司总资产均值为2067.6亿元,增速均值为6.8%,较上年回落6.7个百分点。
继银行开展并购贷支援房企资产出清后,五大AMC也陆续递出橄榄枝助力化解危机。但即便是在“救市主”的帮衬下,房地产市场也难逃“危”与“机”共存的命运。
5月5日,广州首轮集中供地挂牌的18宗地块中有17宗成功出让,成交率超94%,累计成交金额逾341亿元。2022年土拍首秀,广州交出不俗的答卷,同时也释放出土拍、楼市回暖信号。
近两年来,随着针对房地产行业的监管持续深入,房企销售规模增速呈现为放缓态势。2021年,部分房企甚至出现了规模负增长,这直接影响到企业整体结算规模。
近两年来,随着针对房地产行业的监管持续深入,房企销售规模增速呈现为放缓态势。
4月18日,保利发展发布2021年年度报告。
2022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环境不断改善,土地市场也迎来集中供应期。目前,土地供应“两集中”的22个重点城市中,北京、上海等10个城市已公布首批次集中供地,宁波和无锡开启了首批次供地“预申请”模式,北京、福州、合肥和青岛4个城市完成了首批次出让。
从目前情况来看,住宅用地供地节奏较去年首批次有所提前,优质地块推出量增加,土拍规则进一步优化,下调了保障性租赁住房比例等。
2022年以来,房地产市场环境不断改善,土地市场也迎来集中供应期。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继续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坚持租购并举,加快发展长租房市场,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1月12日,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报告称,预计2022年的土地市场整体热度会延续2021年末低位运行的趋势。在“因城施策”政策指引下,部分城市会适度放松部分调控,但整体房地产政策面偏紧仍是大势所趋,2022年开发商拿地态度将会更加谨慎。
虽然经历了疫情、调控等情况,但2021年的广州楼市在稳定的总体氛围中完美收官,广州中原地产研究发展部及克而瑞统计的数据均显示,2021年全年广州市的一手住宅成交套数约在11万套左右。进入2022年,广州的一手住宅仍维持在高位,预计将推出11万套左右的一手住宅。
除了示范区的惊艳打造之外,金陵星图的样板间于近期公开后,不少人看了也是赞不绝口。
土地市场是楼市的晴雨表。近日,多地迎来第三批次集中供地。作为今年最后一次集中供地,第三轮供地规则有何调整?是否会延续此前土地溢价率走低的现象?尤其是北京在第三批次集中供地时,有6宗地被设置了竞现房销售环节,这将对市场产生哪些影响?
土地市场是楼市的晴雨表。
11月23日,据贝壳研究院分析称,随着二批次集中供地进入尾声,截至11月14日,已有上海、广州、深圳、南京等11个城市公告其三批次集中供地的出让地块与拍地规则,无锡已于11月初完成三批次集中供地出让。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