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 “富州新城” 的搜索结果:

秋交会回顾:70%以上购房者想买中心大盘

为期4天的重庆秋季房交会结束,本次房交会共成交各类房屋3621套,成交金额22.20亿元。总体成交量没有预期中乐观,但购房者普遍呈现出一种对中心大盘的青睐。在富州新城、龙湖两江新宸等中心大盘的展位上,记者看到蜂拥大批购房者,纷纷在对项目进行了解,置业顾问应接不暇。相对的,在某些小盘的展位上,则显得有点冷清。

房交会第一日总结:富州新城西区最热

2013年10月17日上午9点30分,2013重庆秋季房地产交易会正式开幕。记者在南坪会展中心看到,虽然天气较冷并伴有小雨,但仍有不少看房市民早早到场。据了解,针对本次的春交会,富州新城重磅推出了一些列大型优惠活动,比如成交就送8万装修基金,还可以砸金蛋得50寸液晶电视等。

35万方商业将“侵入”城市中部 富州新城惊变在即

越来越多的商圈,见证了城市的不断发展和扩张,也促进了重庆整体商业格局的不断升级。提起重庆城市中部商业体,首先想到的一定是盘踞多年的石桥铺数码商业城以及以马家岩为圆心的建材集散地。多年过去,中部区商业仍以建材、数码等形态见长,无形中弱化了购物、餐饮、娱乐等需求,该片区亟待新的商务形态满足日益集中地需求!

出门即享地铁公交 富州新城大盘生活轻松享

国庆黄金周7天,全国各地呈现一片“堵”的状态,本以为节假日可以从城市逃脱的人们,再一次沦陷在人潮和车潮之中。出行,怎么才可以轻松?在富州新城来看,位踞城市的几何中心位置、多样化的出行选择以及仅步行数分钟的地铁枢纽站,让生活从此不再靠”堵“,这可能也是所有人对理想居住的要求之一。

生活不玩虚 中心千亩大盘配套大比拼

问及购房者对楼盘规模的感受,恐怕大多数人都更向往大盘。大盘中不仅仅是拥有更多的景观,也不仅仅是让居住者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更多的是,在希望大盘可以成为城中之城,提供充沛完善的配套,带来一种属于集体的归属感。也许超过100万方的项目就可以称为大盘,但绝不仅仅只依靠体量来衡量是否可以称之为“城”。大城和大盘的区域在于:大城可以独立于所在的城市,实现自我循环和自我造血。你可以在社区医院看病,孩子在配套的学校里上学,在配套的商业中购物,甚至在配套的写字楼里办公……

金九银十推荐:中心千亩大盘购买指南

进入9月,持久的罕见高温终于在重庆渐渐谢幕,迎来了一丝秋凉,但重庆的楼市,却在偷偷酝酿一场火热的大秀。金九银十是传统的楼市销售旺季,新盘不断推出,老盘加推也连连上演。开发商各自拿出看家本领:优惠、促销、利好……一波接一波,为的就是在这两个月取得一份傲人成绩单,为顺利完成年度任务做最后的冲刺,期待在金九银十中,为“火”加一把好柴。那么,在金九银十,各个楼盘都拿出看家本领的时候,如何选房才能做到不被乱花渐欲迷人眼呢?其实很简单,在2013年的金九银十,你购房只需记住6个字:中心千亩大盘。来,再跟小编一起默念一遍:中心千亩大盘。

中心千亩大盘标配解读 里外有料才享大生活

如果简单统计重庆房地产中千亩大盘的数量,其实不少。最早的北部新区奥林匹克花园、鲁能新城等,现在正在开发的重庆周边新区,千亩大盘也是常见物。可是,随着城市开发进度的加快,中心区域土地价值高涨,大盘之数陡降,如果说到的是重庆中心区域的千亩大盘,那么可就算的上稀罕玩意儿了。

盘点城心千亩大盘 富州新城大势成城

住进新家,最令人烦恼的就是“这个区域什么时候能热闹起来?”“生活氛围怎么一点也不浓厚?”而在富州新城,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出门就可乘坐地铁1号线,任何时刻通达全城;沙坪坝商圈、大坪商圈、石桥铺数码城都离得不远,想买什么几乎唾手可得;想散步,旁边就是平顶山公园和烟灯山公园;另外成熟家庭所考虑的医疗教育等问题,也被该盘自身所拥有的中部核心优势一一化解。

中心千亩大盘已成大牌专场

一般而言,以城市核心为起点,10公里半径范围内,是属于经济辐射的高密带,也是人口、财富集聚带。在10公里半径范围内,距离核心越近,人口越密集、商业越繁荣,地域价值越高,从而单位土地的含金量越大。一座城市的版图核心,往往是城市发展的原点,是最具辐射力和影响力的版块,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变迁,无疑是一座城市最先成熟的地块,也是一座城市的精神领地,生活、休闲、娱乐、商务等活动的繁荣之地。

重庆中心千亩大盘知多少 一张地图告诉你

如果简单统计重庆房地产中千亩大盘的数量,其实不少。最早的北部新区奥林匹克花园、鲁能新城等,现在正在开发的重庆周边新区,千亩大盘也是常见物。可是,如果说到的是重庆中心区域的千亩大盘,那么可就算的上稀罕玩意儿了。随着城市开发进度的加快,中心区域土地价值高涨,大盘之数陡降,现在重庆中心究竟还剩多少千亩大盘呢?

< 1 >
网站无障碍

中国网地产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dichan@dichanchina.com 电话:010-59756138/6139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 04008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7341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4号 ©2008

house.china.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