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11月14日早间开盘,银行股、地产股集体上涨。消息面上,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送出了一套政策“大礼包”。而在上周五,房地产板块已掀起了一轮涨停潮。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强调有关部门和各地区要认真做好保交楼、防烂尾、稳预期相关工作,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压实项目实施主体责任,防范发生风险。
北京10月27日消息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以下简称《分工方案》),《分工方案》明确了依靠改革开放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提升面向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政务服务效能、着力推动已出台政策落地见效等三方面21项举措。
10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第十次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
商品房预售资金是房地产企业的重要现金流来源。近日,各地纷纷升级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政策,增强预售资金流向透明度,进一步将其关进了“保险箱”。
近日,全国多个烂尾楼盘的业主集体决定“强制停贷”,随着事件的不断发酵,这股风潮被越推越高,越来越多的烂尾楼业主纷纷加入。
部分城市住房信贷宽松、一些非限购地区首套房首付降低,房地产调控政策是否会进一步宽松?2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就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举行新闻发布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王蒙徽表示,保持调控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调控政策的精准性协调性。
11月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已连续19个月持平。11月22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85%,5年期以上LPR为4.65%。
受宏观政策叠加疫情的影响,部分房企出现资金链紧张,甚至违规使用预售资金。近日,北京、石家庄先后出台政策,加强预售资金监管。同时部分城市在两集中供地中试点推出现房销售地块,防范行业风险,维护楼市平稳健康发展。
“专款专用”预防烂尾,维护购房人利益——多地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
一些开发商因资金链断裂、项目手续不全等问题,购房业主长期无法收房入住,自身利益诉求得不到有效解决。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记者在全国多地走访发现,烂尾住宅项目已成为地方民生之痛。
一些开发商因资金链断裂、项目手续不全等问题,购房业主长期无法收房入住,自身利益诉求得不到有效解决。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记者在全国多地走访发现,烂尾住宅项目已成为地方民生之痛。
“昆明30户居民住进烂尾楼”“石家庄最大烂尾楼盘成网红拍照圣地”……最近,有关烂尾楼的消息被持续关注,还出现了不少“续集”。
“昆明30户居民住进烂尾楼”“石家庄最大烂尾楼盘成网红拍照圣地”……最近,有关烂尾楼的消息被持续关注,还出现了不少“续集”。
“昆明30户居民住进烂尾楼”“石家庄最大烂尾楼盘成网红拍照圣地”……最近,有关烂尾楼的消息被持续关注,还出现了不少“续集”。
“昆明30户居民住进烂尾楼”“石家庄最大烂尾楼盘成网红拍照圣地”……最近,有关烂尾楼的消息被持续关注,还出现了不少“续集”。
“昆明30户居民住进烂尾楼”“石家庄最大烂尾楼盘成网红拍照圣地”……最近,有关烂尾楼的消息被持续关注,还出现了不少“续集”。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