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2年1-12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销售数据。数据显示,商品房销售面积、销售额、到位资金、房屋新开工面积等多项指标在12月降幅均有所收窄。
2023年广州楼市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头。随着防疫措施的优化以及房地产行业利好信号的持续释放,今年元旦假期,广州各大楼盘的售楼部热闹了起来。据阳光家缘数据显示,元旦三天假期(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广州新建商品房共签约517套,同比去年上涨约39.73%,网签面积同比上涨约46.10%,除天河区、从化区、越秀区以外,各区域的网签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
宏观环境:政策端拐点已至,行业缓慢曲折修复
11月苏州新房供应放量,成交仍难见起色
30日晚间,中指研究院最新发布《2022年1-11月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碧桂园、保利发展、万科分别以4373.5亿元、4001.0亿元、3767.0亿元销售额位列前三。
进入2022年,苏州新房成交延续去年末态势,6月进入冲刺年中业绩的节点期,房企推盘节奏加快,带动成交量升至年内峰值,随后7月份,市场转入传统淡季,推盘量减少,成交量随之下降,8月份部分房企提前备战金九银十,供应量增加,成交水平小幅回升。
土地和房子的关系,就像面粉和面包一样。可以说,地拿对了,地产项目就成功了一半。
土地和房子的关系,就像面粉和面包一样。可以说,地拿对了,地产项目就成功了一半。随着近日长春2022年第二批集中供地落下帷幕,至此,全国22个重点城市今年第二批集中供地已全部完成,部分动作快的城市已经完成了第三次土地集中拍卖。在当前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的形势下,房企对于拿地持什么样的态度?土拍市场有哪些新变化?呈现出哪些特点?笔者梳理近期的土地成交记录发现,各地土拍市场持续分化,地方性中小房企开始躬身入局。
今年全国22个城市第二批集中供地总成交住宅用地(含综合用地)444宗,土地成交面积2116.86万平方米,土地出让金总额5449.34亿元,整体溢价率约为3.05%。
2022年1-8月,前50房企中民企上榜数量共计28个,较2021年同期下降4个,民营房企的市场占有率显现出明显下滑态势。
截至目前,杭州总计土地出让金已达到1814.43亿元。
8月31日,中指研究院发布2022年1-8月房企销售业绩排行榜。
8月8日-11日,以“创造未来 寻求破解之道”为主题的2022博鳌房地产论坛在广州召开。
8月5日,保利北京美好8月品牌季暨锦上臻品发布会在“城市会客厅”保利国际广场盛大启幕。众多业界人士、主流媒体、品牌挚友悉数到场,共同见证了这场主题为“保利京彩 领创美好”的璀璨盛会。
近日,亿翰智库发布《6月房地产行业月报》。报告指出,继5月宽松政策井喷出台,6月政策松绑的力度和频次都有所减缓,政策放松仍以限购、限售为主,对限贷的放松未进一步推进,且出台“三限”政策放松的城市数量减少近一半,部分城市转而通过降低落户门槛,推动房票安置的方式间接的促进需求入市。
2022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正经历着优化蜕变、阵痛,同时全国范围内疫情反复,不论是对项目销售,还是对房企开发建设,均有一定阻碍,买卖市场表现乏力,房企销售业绩较为冷淡,上半年整体销售规模均不及去年同期。
近日,亿翰智库发布《6月房地产行业月报》。报告指出,继5月宽松政策井喷出台,6月政策松绑的力度和频次都有所减缓,政策放松仍以限购、限售为主,对限贷的放松未进一步推进,且出台“三限”政策放松的城市数量减少近一半,部分城市转而通过降低落户门槛,推动房票安置的方式间接的促进需求入市。
相较1—5月,降幅在持续收窄,房企销售业绩边际性改善。
上半年,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太多“周期之外”的波折,令原本就处于下行趋势的市场更加迷雾笼罩。尤其受疫情反复影响,使得本就低迷的房地产市场“雪上加霜”。4~5月各地密集松绑政策稳定楼市,使得市场整体供求开始有了复苏征兆。
中指研究院最新发布的《2022上半年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业绩排行榜》显示,2022年上半年,受各地疫情反复、需求预期偏弱等不利因素影响,房企销售业绩普遍呈现负增长。其中,TOP100房企销售额均值为356.4亿元,同比下降48.6%,相较1—5月,降幅在持续收窄,房企销售业绩边际性改善。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