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搜索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1-7月份全国房地产市场基本情况,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影响,房地产投资仍在下降,今年前7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5%,跌幅有所扩大。
能不能只做住宅这一块?如果只做住宅,恐怕你的能力是不综合的,你的业务稳定性和收入稳定性也是堪忧的。你要做一个专业的管理输出,需要有更强、更综合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去发展代建事业。
2月17日,植信投资研究院发布《2023年房地产市场:“柳暗花明”》的报告,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在发布会上提到,2023年房地产市场有望回稳。年初房企销售进一步下跌的动能正在减弱,房企发债较2022年初多增百亿,民企美元债发行重启。国内宏观经济及消费者预期在疫情政策优化后逐步回暖,购房者预期也有望随之改善。行业出现的较多回暖消息预示着房地产市场正在逐步摆脱全面下行的局面。
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与销售数据。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895亿元,比上年下降10.0%;其中,住宅投资100646亿元,下降9.5%。
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与销售数据。2022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32895亿元,比上年下降10.0%;其中,住宅投资100646亿元,下降9.5%。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近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
自5月开始,楼市“松绑潮”已经持续了两个月,效果如何?据克而瑞统计,30个重点城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增长31%,成交单月和累计同比降幅持续收窄,其中部分二线城市诸如苏州、杭州、南京等迎来轮动复苏行情。不过,福州、大连、南宁、昆明等整体成交尚在低位徘徊。
房地产是我国先导性、基础性、支柱产业,在推动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居住生活水平等方面有重大影响。今年以来,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但部分房企资金收紧、居民需求下行、市场预期转弱等情况仍需高度关注。
2021年是房地产行业最艰难的一年,2022年初,趋势依然下行。根据国家统计局,1-2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5703万平方米,同比下降9.6%。这可能是二十年以来房地产销售第一次出现负增长,房地产企业回款“压力山大”。
在“因城施策”背景下,2022年初至今,国内已有超过60个城市出台房地产放松政策,其中不乏郑州、福州、哈尔滨等省会城市。边际放松政策频出也表明房地产市场已经迎来政策底。
国家统计局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3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27765亿元,同比增长0.7%;商品房销售面积31046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3.8%。专家表示,房地产市场下行压力依然较大,未来各地因城施策力度料进一步加强。
中国将2022年GDP增速目标设定在5.5%左右。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下,实现这一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需要付出艰苦努力。而最近的疫情形势如同一场“倒春寒”,给正在“爬坡过坎”的中国经济带来考验,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更须努力。
近期,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在接受包括新京报在内的媒体采访谈到房地产问题时表示,早在几年前全国房地产投资增速进入到历史需求峰值的平台。今年房地产的投资即使回升,其增速可能会比去年相对低一点。不过,他同时还表示,房地产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房地产依然是产业带动力最强的行业之一。
随着房地产长效机制不断完善,因城施策效果不断显现,2022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有望保持总体平稳运行。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1年第四季度例会于在北京召开。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如果货币信用供给扩张,会有总需求与之对应吗?纵观历史,货币政策部署中“把好货币总闸门”字眼的删减往往伴随着多部门的同步发力,随后大都会出现社融回暖、利率下行,以及总需求的相应扩张。我们预计2022年上半年社融回暖速度加快,下半年或放缓,全年增速约11.2%。
今年以来,随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国内建材行业的原料和能源成本大幅上升。
新冠疫情暴发已近两年,中国经济的表现可谓“一枝独秀”。展望2022年,在跨周期调节的顶层设计下,在体制机制改革红利的进一步释放中,预计中国经济可以实现全年5%以上的实际增速,“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将成为中国经济蜕变的“第二春”。
11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10个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49万亿元,同比增长7.2%。对此,业内解读称,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持续收窄,已从“过热”进入“温和”阶段。
是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中国网旗下地产频道,是国内官方、权威、专业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
中国网地产